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专访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赵景光

2011-06-05 15:45: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新能源私家车量产尚需时日

专访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赵景光

      Q: 最近几年,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汽车产业中刮起了一阵“新能源汽车”的流行风,众多合资、自主甚至国外独资的汽车公司已经推出了多种新能源车型,我们观察到,每个新车型或新项目的推出背后都肩负着独特的使命,或是技术引导,或是品牌推广,或是销量提升,福田汽车当初推出电动版迷迪乘用车项目是基于怎样的设想?

    A: 包括迷迪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被视为福田汽车的战略业务,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五大战略产业之一。与其他汽车厂商所不同的是,我们推出新能源汽车就是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使之逐步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不只是纯电动形式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天然气汽车等几乎所有形式的新能源汽车我们都能生产。其中最能体现技术实力之一的方面就是,根据不同的技术路线和能源形式,我们能将现行所有车型进行新能源化改造。福田进入新能源领域并非最早,名气也并非最大,但在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方面,我们已经走在了前面。

      Q: 从2010年年末到今年5月,电动版“迷迪”项目已经运营了有小半年的时间了,那么经过在延庆的实际检验,本项目是否已经完成了当初的设想?

    A: 就现在来看,我们新能源相关业务的拓展和实施进行的比较顺利,优势正在积累。国内现行新能源汽车的采购主要集中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而依托我们现有的技术优势,有关新能源汽车的项目也在逐步增多。老百姓对于新能源汽车最关心的就是定价和使用成本,根据相关调查,相同级别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其价格高出2万~3万元是可以被接受的。但面对现在新能源汽车较高的制造和销售成本,以及不够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在个人业务领域形成产业化普及,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Q: 蓄电池是电动汽车技术的核心之一,针对蓄电池的技术、性能、寿命、污染、重量等方面,您有怎样的看法?

    A: 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三大核心。就蓄电池本身的技术水平来看,还亟需改善,其比能量、使用寿命、充放电性能、污染处理等都不能满足现行需求。我们现在已经完成的研讨首先是关于电池使用方法的选择,重型车、公交车可以使用换电池的方法,个人小型用车则可以使用自主充电的方式。还有有关电池的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政策,规范电池产业有序发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生产动力电池所需的自然资源能否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还是个疑问。其实已经有一些二三线汽车企业生产了相当数目和种类的四轮电动车,这些车辆大多以廉价的铅酸电池为动力,在农村、县级市等地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也许这也是低速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可能方向之一。

     Q: 今年4月份,在杭州运营的一辆某品牌旗下电动汽车发生了自燃事故,再次引发了大家对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质疑。据有关人士说,这次自燃事件是由于电池出现问题造成的,针对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安全问题,您有哪些看法?

    A: 现在还没有专家对此次的自燃事件进行技术分析,但是在业内来看,发生这样的事故既是在意料之外,但也是在情理之中,在技术上是可以解释和解决的。众所周知,现行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温度适应性、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确实做得还不够好,所以这也是我们将来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Q: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国际品牌汽车厂商在会上带来的新能源汽车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品牌不同,技术不同,就连外观也千差万别,诸如奔驰B级电动汽车、大众途锐的混合动力版、福特福克斯的纯电动版等,您认为这些新能源汽车会对贵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A: 首先是竞争,然后是合作。竞争能使企业进步,是好事,同时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竞争的一种形式。现在不仅是汽车企业,很多原本不涉及汽车领域的企业也在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福田就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包括电池和整车)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已经确立,也已经在实施和完善了。总体来看,我们会坚持走自主研发的路子,但是不排除会和世界先进电动汽车企业合作发展,共进共赢的可能。

     Q: 国内在极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外也在使劲,在政策支持方面,我们有怎样的优势、劣势?

    A: 在国际范围内,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是最大的,但是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比如标准制定等方面。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产业扶持:第一是政策支持,在研发、采购、试运行、推广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可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必要时可以由政府采购用于公共领域,以便我国新能源产业顺利完成起步。第二是适当的财政补贴,以减小汽车企业完成技术转型时的资金困难。第三是鼓励个人采购,让普通老百姓明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是由政府主导进行产业疏导,改变现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混乱状况,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

     Q: 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引导下,您认为国内貌似“如日中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A: 就个人来看,我认为混合动力汽车短中期内会是主流,尤其是中混和强混。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技术、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短期内还难以实现产业化,但长期来看是主要发展方向。其中中混型混合动力汽车是福田的强项,强混型混合动力汽车正在进一步开发完善。混合动力汽车虽然不能实现零排放,但是无需使用专门的充电站,在保证行驶性能的前提下也能实现可观的节能减排效果,而且其产业化难度低,是传统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选择。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