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记者观察]回归主流

2011-05-05 14:22:03 中国质量新闻网

    当我对“双人字”的认知还停留在富康的朴实印象时,毕加索出现了。驾驶座上的,是大学时的一位老师。一位是艺术学院的人气教师,一个是有着伟大艺术家名字的座驾,彼时对汽车还很懵懂的我,直觉就是二者的“登对”,即使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学生,更说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如今重拾记忆,是因为来到中国的C5。有着法国血统的它带来了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神咖啡馆或者是那把海明威坐过的椅子,当然,它的外观设计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末的毕加索那样特立独行。作为东风雪铁龙“战略旗舰车”,C5设计上似乎少了些塞纳河畔的天马行空,多了份B级车气场中特有的稳重,而且足够大的车身尺寸和轴距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对中级车的定位。当然,法国人不会那么容易放弃他们的浪漫,C5从机舱盖到车尾,A柱到C柱的一条弧线贯穿,再加上微微上挑的腰线,还是不像普通B级车那么中规中矩。

    从上世纪30年代初雪铁龙的“东方之旅”探险活动就不难看出,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一直没有忽略过中国市场。事实上,雪铁龙也是最早来到中国的国外品牌之一,甚至彼时“VW”在中国的象征还只是两个单纯的字母。但与现在德系、美系、日系车在中国的B级车市场的割据相比,雪铁龙似乎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直到2009年C5的上市,有着雪铁龙情结的中国消费者终于多了一个选择。

    在雪铁龙90多年的汽车生产史上,只有两代的C5显然是小字辈,但拥有9代高端车型的雪铁龙赋予C5的是历久弥新的技术和符合更多人审美的设计。诞生于雪铁龙专门生产高端豪华车的3号平台,C5汇聚了由数字技术带来的最新尖端科技配置,虽然出于路况、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国产后的C5不可避免地减少了一些配置,但这件“有史以来最令雪铁龙骄傲的产品”还是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对于任何一个近年来闯入中国B级车高端市场上鏖战的战士,媒体和广告的爆炸式信息覆盖只能铺开一个面,深度的认知需要让消费者用时间和实际的体验来获得。此时的中国B级车高端市场,日系的雅阁、凯美瑞、天籁,美系的君越,德系的帕萨特都已经凭借较大的保有量让其形象深入人心,C5欲分得一杯羹着实不易,即使它在E-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了五星评级,即使它在整个欧洲销量有前三甲的骄人战绩。

    不过,细心的消费者也会发现东风雪铁龙这次确实是有备而来,国产C5不仅在设计、性能和配置方面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需求进行了调整,而且在价格上也体现了诚意。另外,已经上市的2011款C5也在配置上有了一些增加。要知道,中国已经成为雪铁龙继欧洲之后的第二大市场,C5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