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卷首语]对“No”说“Ok”

2011-03-05 09:29:0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们喜欢听好话,比如说你很美,你很聪明,你的房子升值了,你的股票挣钱了。我们不喜欢听“不可以”或者“No”,尽管它是真的,也会令你产生一丝丝的不快。3·15又到了,今年汽车三包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汽车召回管理条例》也即将出台,在这样的日子里,这样的条文中,你都能发现“不可以”和“No”的蛛丝马迹,至少汽车厂商会担心听到这样的语言。

    我们的参考模板美国《消费者报告》发表了新的结论,它将被全文重现于本期杂志中,福特汽车在用户口碑上有了明显进步,而丰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正被对手迅速地赶超。而就在上个月,国家质检总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也被主管机构关注了一把,作为汽车质量的监管部门,质检总局两次召见了丰田汽车相关负责人,并强调将认真收集和倾听消费者的投诉和声音,丰田也第一时间作出诚恳地回应,表示要“无偿对应”非大贸渠道进口车的车主,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无论是大洋彼岸的汽车消费者,还是中国的政府部门和外企,都会说到或听到“不可以”和“No”,只要我们心平气和地面对它、接受它、包容它,就拥有了继续成长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面对“No”时,采取不敢说、不愿听、不去做的态度,那就会失去前进的力量。每一位汽车企业的员工都希望自己的品牌受到人们的欢迎,当他们穿着工服走在大街上时,绝不会容忍背后的人把自己的品牌和脏字放在一起;同样,每一位车主都希望开着自己的爱车安全地回家,因为他的妻子和孩子正在家中等着他吃一顿热腾腾的晚饭。

    今年两会前夕,李书福委员和左延安代表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在提案中他们既对中国汽车的成长和自主品牌的进步感到骄傲,也毫不讳言地针对汽车社会和民族汽车产业的弊病大声地说着“No”,看到他们的勇气,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人能够客观地对待任何善意的批评与指责。也是在这一期,车主用他们客观的评价为比亚迪G3打了分,这一次可能真的是“No”,企业能接受这一评价结果吗?我们不知道,但希望对方能给予一个客观的接纳。

    “No”、“不可以”,这是国际通行的语言,我们都需要它,针对本刊出现的一个错误,来自苏州的读者就真诚地写邮件向编辑部反映了问题,我们也真诚地向他表示了感谢,这也许是件小事,但它表明面对“No”的一种态度。如果没有“No”,一位母亲就无法阻止孩子的蜡笔去亲吻客厅洁白的墙壁,如果没有“No”,一个社会也无法阻止少数企业将自己的欲望凌驾于法律和公共利益之上。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只要你一个态度。曾经非常欣赏维克多·雨果的这句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蔚蓝色的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湛蓝的天空,比天空还要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愿我们都去向往这样的一片心境,当我们再次听到“No”的时候,就可以试着说“Ok”了。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