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G3的出现,往往都会和A3渠道网、G系车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几个英文字母对于比亚迪来说意味着什么。A3网在比亚迪看来,是继A1、A2网后的再次渠道扩展,从涉及的车型来看,A3网的产品相对高端。至于G系车,被比亚迪定位为旗下走高端路线的车型系列,当然,作为其开山之作的G3势必要肩负起将比亚迪品牌引向高端的使命。
在2010年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G字头全家福的亮相,也让业界看到了比亚迪力争将品牌引向高端的实践。以目前市面上相对较多的G3来看,比亚迪“垂直整合”产业链的模式对成本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点在比亚迪G3的定价和丰富的配置上就有明显的体现。作为一款基本配置车型价格仅为6.29万元的车型,全系配备Keyless无钥匙系统已经让很多消费者对其动心了。另外,合资品牌中级车上流行的CAN-BUS电子智能管家系统、侧安全气囊和侧安全气帘等装备,也让G3的性价比诱惑着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人群。
不可否认的是,王传福宣称2025年超越丰田的豪言壮语确实说明比亚迪的愿望是成就一番伟业,而且F3的销售神话、巴菲特的青睐、国内外媒体对其新能源车的大肆报道也让他们信心满满。当2003年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宣布要进军汽车业的时候,比亚迪的股价当天就下跌了30%,不过当F3的成功和7年百万辆的销量摆在桌面上时,质疑声也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但是,当碰撞五星安全受到质疑、经销商退网、股价再次下跌等问题接踵而至时,其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再次遭到消费者和业界的诟病,“高品质好车”的口号似乎也不再能喊得那么响亮。
在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投诉平台上,不乏消费者对比亚迪旗下F3、F6、F0、G3的投诉,涉及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是关键的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等等。不少消费者表示,当初就是被比亚迪车型的高性价比所吸引,但购买后发现小毛病不断,加之与经销商接洽维修等事宜也并不顺利,反而增加了自己在时间、精力以及资金方面的消耗。另外,也有消费者表示,即使比亚迪在车型及结构上模仿比较成功,算得上有“面儿”,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却让他们希望比亚迪能有“内在”的突破。
目前,不少合资企业已经在进军10万元之内的家用车市场,这无疑给以价取胜的自主品牌车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过对于已经在电池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比亚迪高管来说,他们显然知道,对于现在的比亚迪而言,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依然奏效,但是在品牌价值和产品品质及售后服务的提升方面需要做的功课也不容小觑。所以,比亚迪副总裁夏治冰曾表示,比亚迪的目标是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不过,短时间内打造出品质一流的车并不是意识到或者制定长远目标那么简单,否则,恐怕合资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早已被撼动了。比亚迪现在更需要正视的,不是为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被频频报道而自喜,也不是在F3取得的成绩上自满,而是再次回到汽车的本质——安全上自问:在寄希望于国人支持比亚迪、支持自主品牌汽车时,比亚迪能给他们提供怎样的产品?
《产品可靠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