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经过6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成熟自主汽车品牌,从最开始的F3系列车型到近期热销的F0都是基于紧凑型和小型车上的成功案例,这也是自主汽车品牌的成功基石。在夯实中小车型的设计、制造、销售以及售后的基础之后,自主汽车品牌所需要做的就是对品牌战略的提升,丰富其产品线
2009年10月,比亚迪推出了旗下一款重量级车型——比亚迪G3。比亚迪将G3的竞争对手定为凯越、悦动、朗逸、科鲁兹等合资车型。比亚迪高层对该车也寄予厚望,并宣称该车是一款基于全新平台研发的中高端车型。然而很多人表示,G3实际上就是一台升级加长版的F3,并且通过各种对比发现,G3和F3是基于同一平台。后来比亚迪的宣传稿中再也不提“全新平台开发”的字眼。
比亚迪F3成功了,G3也没有想走其他的路子,而是选择了继续山寨。不过和F3不太一样的是,如果说F3的造型尚算和谐的话,G3在尾部造型上却是在刻意模仿豪华车——雷克萨斯ES系列。这样一来,卡罗拉式的前脸,却安放了一个雷克萨斯式的尾部,让人感觉牵强而突兀。曾经,当一个半路出家造汽车的电子企业表示“要做中国的丰田”时,人们都只是会心一笑。如今,当人们看到比亚迪F0、F3、F6、E6等除了跑车S8以外的全系车型都在“借鉴”丰田车型的时候,大家方才茅塞顿开,似乎明白了“做中国的丰田”这句话的含义。
自主品牌汽车的“山寨”造型曾引来很多争议,但实际上,日韩国家的汽车发展之路也是从模仿起家的,所以目前自主品牌汽车借鉴国外车型是很正常的事情。需要指出的是,在自主品牌中,能把模仿和借鉴发挥到极致的企业非比亚迪莫属。
比亚迪汽车经过6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成熟自主汽车品牌,从最开始的F3系列车型到近期热销的F0都是基于紧凑型和小型车上的成功案例,这也是自主汽车品牌的成功基石:先通过对工艺、设计、装配等环节相对简单的中小车型入手,然后通过市场的考验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以达到科技、品质、服务等多方面的提升。在夯实中小车型的设计、制造、销售以及售后的基础之后,自主汽车品牌所需要做的就是对品牌战略的提升,丰富其产品线。比亚迪正是依循这个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在2009年上半年取得销量过17.68万辆、增幅达176%的不俗成绩之后,比亚迪汽车随后又集中推出了5款新车,分别为S8、G3、L3、S6和M6。G3是继S8上市之后,比亚迪再推的冲击高端的战略车型,并由此形成微车、中级车、中高级车领域的完整布局。
从G3的定价区间可以看出,G3的竞品锁定在十几万元到二十多万元的高端中级车市场。这个市场的消费人群极具购买力,但同时竞争也最为残酷,车型之间在配置、价格上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境地。而G3的加入,也是自主品牌第一次直面合资品牌的角力。从技术层面上看,比亚迪6年来的造车经验的积累形成了造好中高级车的能力;从价格层面看,比亚迪汽车的定价一直都对汽车销售市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比亚迪G3 的售价定在6.29万元以上,其意欲引发高端中级车市价格变局的决心可见一斑;从售后来看,比亚迪汽车虽然在不断完善自己服务平台,但与合资大品牌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比亚迪汽车进军中高级车市场亟需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