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低价高配冲击波——比亚迪G3

2011-03-05 15:06:4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低价高配冲击波

比亚迪G3

    在去年的整车销售比例中,自主品牌车型在全部车型中仍然占有很少的比例。不得不承认,在众多消费者眼里,自主品牌车型仍然被冠以低价、低质的帽子。不过,很多的自主品牌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车型,试图达到与合资品牌车型分庭抗礼的实力,比亚迪G3就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自主厂商中主打科技品牌的比亚迪汽车,该集团一直以自身电子科技方面的优势,武装旗下的许多车型,并创造了诸多销售上的神话。作为首款冲击中高端车市的战略车型,比亚迪G3在数字、智能配置上的确做足了功夫,并凭借超值配置和低廉价格而颇受人们关注。

    配置丰富是亮点

    比亚迪G3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600mm、1705mm、1490mm,比F3车型有所加长,但整车经过轻量化处理,整备质量有所降低。宽大的镀铬进气格栅设计看上去比较大气,前脸配备的晶钻式前大灯也十分时尚。比亚迪G3的尾部造型与雷克萨斯某产品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后尾灯的造型更是如此。而且,这款车型的尾部还配备了雾灯和倒车雷达,增加了安全保障。

    在内饰的整体风格上,比亚迪G3采用深灰色,显得大气而稳重。方向盘采用四辐式设计,表面质地比较柔软,舒适性很不错,而且还配备了音响控制按键,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凸起式中控台、银色边线与灰色面板的简洁搭配也更符合家用轿车的设计风格,不过比亚迪G3的中控台以及车门内衬大部分都采用质地较硬的塑料材质,在接缝以及做工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比亚迪G3的仪表盘采用蓝色背景光设计,并且拥有瞬时油耗等实用的信息提示,空调控制旋钮的设计非常简洁明了,使用操作也很便捷。更重要的是,比亚迪G3的内后视镜还配备了方向指示功能,这样的设计人性化十足。在娱乐性方面,这款车除了拥有CD音响系统以外,还配备了USB输入端口和AUX输入端口,可以匹配很多的娱乐设备。

    实话说,一键式无钥匙启动系统能在一辆自主品牌的A级车型中看到,而且是全系车型,似乎这并不寻常。另外,比亚迪G3还配备了LED日间行驶大灯,不仅看上去非常漂亮,也给行车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

    要说缺点的话,G3驾驶员座椅似乎没有像副驾驶座椅那样舒服,手动调节的幅度也不大,座椅虽然采用皮质材料,但包裹性不佳,不论如何调节角度,都没能找到最舒服的坐姿。

    实用性表现良好

    比亚迪G3的整车造型融合了几种不同的设计风格,既富有主流家用轿车的时尚外形,也有自身独创的个性风格设计,可以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家用轿车的实际需求。

    比亚迪G3的车头配备了高穿透力雾灯,实用性非常高,后备箱内部空间也非常大,足以满足家庭的使用需求。整体来看,比亚迪G3车身两侧的线条从前大灯贯穿至后尾灯,展现出更多的张力。车顶的轮廓则更多地考虑了内部的空间,虽然看上去略显中庸,但实用性更高才能符合家用轿车的整体风格。

    本次试驾的比亚迪G3依然搭载三菱的4G15S发动机,性能稳定,而且经济性非常优秀。虽然比F3的尺寸更大,但比亚迪G3的整车重量却有所减轻,初段加速也因此变得非常迅猛,不过这款车的油门初段的输出以及油门踏板的顺畅性比较一般。随着车速的提高,油门的反应越来越直接,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速度的提升。但对于一款1.5L车型来说,比亚迪G3的车速最好保持在110km/h以下,比较适合二三级城市道路驾驶。

    与1.5L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挡位比较清晰顺畅,而且比亚迪G3的转向力度比较轻盈,舒适性比较高,非常适合城市道路驾驶。在整车降噪方面的处理上,比亚迪G3也比较到位。由于采用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式的悬挂结构,比亚迪G3比较倾向于舒适性的调校,在通过颠簸路面时,悬挂系统能吸收大部分冲击,因而传递到驾乘舱的震动并不强烈,配合厚厚的椅垫进一步吸收,车内驾乘人员将会觉得比较舒适。另外,比亚迪G3在高速并线或者过弯的时候,车身能够保持很好的平稳性,侧倾的角度也不是很明显。

      结语

    作为本次“百名车主评新车”活动的调查车型,总体来说经济实用是比亚迪G3的最大特点,不论是购车价格、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都不会让车主头大,有着良好性价比的价格优势。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