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的中国“悦”章
受宝马之邀,我于不久前参加了在世博中国馆举行的“2011新年汇”,感受宝马新年“悦”章的同时,再次感受到中国馆“东方之冠”的魅力。作为高端品牌,宝马借势中国馆,无疑是相得益彰之举。此次宝马中国团队将宝马的品牌核心理念“JOY”翻译成“悦”,更用颇具东方哲学的“车、人、天”这三个支柱来支撑这一理念,表明了宝马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
相比国内几大豪华品牌,宝马的“悦”文化已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新闻稿中。一水的中国特色,贯穿了整个“BMW 之悦 中国悦章 BMW2011新年汇”。古筝开场演奏、中山装、汉语、藏舞、撞钟结尾等等,都让人感受到宝马向中国市场示好的诚意。
虽然许多合资品牌在不同场合都表露出根扎中国市场的愿望,但是做到宝马这般地道、这般中国化的并不多。当然,宝马取“悦”中国之举,也为其带来了不菲的回报:中国在2010年初即成功跻身宝马集团全球第三大市场,全年BMW和MINI品牌总销量达168998辆,同比增长87%。BMW 7系全年销售26553辆,第四次捍卫了顶级豪华车的领先地位。MINI品牌在2010年的表现更加耀眼,全年总销量首次跨越1万辆,同比增长140%。
很显然,在中国市场,宝马曾经走过不少弯路,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探索,宝马已经不再是“冲动”“炫耀”的代名词。尤其宝马高层流利的汉语、纯粹的中国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宝马的“本土文化”。
悦,已不是简单的汉字形象,它透露的是宝马对中国市场的诚意。
上海 雷建
撞车
偶然看了一部好莱坞影片《撞车》,这是一部数年前的片子了,没有大肆的宣传,但是剧情却直刺人心。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充斥金属和玻璃的城市,好久没有体会这种touch的感觉了。”他说的touch就是撞车。但现实中没有人愿意遇到撞车,每一次碰撞都带来无尽的抱怨,抱怨撞上来的车,抱怨车主,抱怨副驾驶上的人,抱怨指示牌,直至抱怨车辆的不安全、不可靠。但他们忽略了自身的因素,或者是开车走神、或者是心绪不佳。撞车的每一个事件都有人的因素,开车的我们,是否时常提醒自己了呢?
广州 杨建霞
小排量车渐行渐远
北京治堵措施公布后,财政部、国税总局也很快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事实上,《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始于2009年,2011年才是收官之年。但是正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所说:“千辛万苦摇到一个号,谁还会去买个3万元的QQ?”京城汽车消费将出现重大的观念性的转变,由于取得牌号不易,因此消费者将对小型车、低价位车不感兴趣,有可能出现车型和价格升级。
另外,根据预测,构成2011年新增车辆消费群体半数以上的是二次购车人群,而这部分人多数会将目光瞄准中高端汽车市场。以上海为例,从2000年实施牌照拍卖后,上海就很难见到小排量低端车型,自主品牌在上海的市场份额非常小。
节能环保还没成为一种时尚,相关的扶持政策就已经取消,小排量车是否会与我们渐行渐远?
北京 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