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饰演的电视剧版《杜拉拉》贬声不少,不过她对英朗XT的评价倒是一语中的:“那车真漂亮,我要买。”抛开植入式广告的话题不谈,正像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很多人买两厢英朗,的确是冲着它的外观去的。
在汽车市场,有以量取胜的大众化车型,也有以品质、个性为卖点的小众化车型,但对于花着B级车价钱才能买到的A级车别克英朗,人们从一开始就给予它一种惊艳的眼神,这眼神不仅来自车型本身,还包含了对高出A级车价格范围的惊讶。上海通用一向走抢占市场份额的路线,为什么要开发小众车呢?对于上海通用的战术,我们不可用常人的眼光去度量。下面的分析仅供参考,但性价比的问题还要用买者的口碑来衡量才算数。
在这次“百名车主评新车”的活动前夕,英朗XT的调查表一发到手里,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在脑海里搜索了一遍身边朋友所开的车子。与上期广丰汉兰达不同,我头脑中搜索的结果就像在google中找不到关键词一样的空白。是上市时间太短?是车型太过小众?不过我立刻就收回了我的想法,发现英朗XT上市之后的半年内,竟然卖出了2.5万辆,而新上市的GT车型也已经有5000位车主,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数字还在增加。
这个貌似要取代凯越地位的英朗XT车型似乎没有人们想得那么简单,普通版13万元的价格在这个A级车市场的竞争力毋庸置疑,而高配版的1.6T和1.8L豪华型价格高达18万元,也着实惊世骇俗,因为这个价格完全可以买一辆B级车了。虽然价格过高的因素使别克英朗XT无法在消费人群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但凭借着高配版、小众化的定位,每一个英朗车主都可以高傲地扬起个性的旗帜,而个性就是80后的共性,激增的销量就是明证,这就是上海通用一向擅长的战术飞弹般的准确定位功夫。
顺便还可以说说GT,每次和圈中好友聊起英朗GT的时候,大多数人总是冠以它“小君越”的名号。Lacrosse诞生至今,无疑是通用别克置身B级车市场的有力武器,拿英朗GT与君越相比似乎有点给英朗GT脸上贴金的嫌疑,但这又是上海通用的独有战术:他们既要保持一定利润,又要对同级竞争对手的车型产生足够的压力,以取悦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这就是英朗GT的任务。
从外形上看,英朗XT与GT不外乎只是车身长度有所不同,但作为后发制人的上海通用,在GT车型中的配置更是别有新意。GT车型悄悄地把“安吉星OnStar全时在线助理”系统装入车中,这可是通用首次将该系统用在紧凑型平台之上;在GT普通版中,正副驾驶安全气囊、前排侧安全气囊、ABS+EBD、205轮胎、前通风碟+后碟制动系统,这些都是有增无减。舒适功能方面更是GT的优势所在,在四门电动、电调后视镜、行车电脑显示屏都齐全的基础上,英朗GT更标配了电动天窗、带温度分区的自动空调、车内氛围灯、多功能真皮方向盘和倒车雷达等等。
英朗GT也没有像英朗XT那样另类,居家稳重的气息蕴含其中。与XT定位不同,30岁以上的人士成为了GT的目标消费群。上海通用既想取悦那些高端紧凑车家庭用户,又想在凯越和君威之间找到有效的价格链条。更重要的是,面对大众1.4TSI+DSG涡轮增压热的流行,目前除开荣威550和名爵1.8T之外,能够享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小排量涡轮增压油耗和动力充沛的就只有英朗GT1.6T了。同平台的两款车型居然有两种不同定位,而且厂家又不会花费太大的生产成本,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