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里寻找安全感?
看过贵刊《对长安街追尾说NO》一组报道后,难以抑制心中的遗憾。文中称:“从力学角度讲,小车在事故中容易吃亏。”大和小是相对的概念,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开一辆悍马车,每辆车都会遇到比自己更大的车,那么我们还能到哪里找到安全感?只能深入到我们内心深处去寻找。每人心中的安全意识、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才是这个汽车时代的安全感之所依。如果所有开车的人都能够注意不酒后驾车,不在通衢闹市飙车,不因自己的情绪而让自己的座驾成为闯祸工具⋯⋯那么,这个世界该少多少惨烈的车祸和悲伤的眼泪?!
西安 杜言武
本土汽车让跨国品牌有压力?
偶然看到一则消息,是路透社的消息,题目是《中国本土汽车质量不断提高跨国品牌感到压力》,浏览一下,感觉很是振奋。
文中说,当长城汽车皮卡去年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时,汽车进口及经销公司Ateco负责人赫尔起初打算修改品牌名称,因为担忧车主会质疑中国汽车的质量。但该公司最终决定,不把长城品牌改名。在接受“中国制造”的现实后,该款车型销售表现不俗。赫尔说:“中国的进步速度令人惊讶。仅在几年前,中国汽车在我们的市场上恐怕还卖不出去,但今非昔比。”
这样的消息的确很让人惊讶。不过我注意到,案例中提到的是皮卡,而不是中国人期待质量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乘用车。
轿车梦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不轻,如果有朝一日,中国轿车也能以稳定可靠的质量大批量出口欧美国家,那该多好啊!
北京 尤小咏
做央企真幸福!
国务院国资委召集16家央企代表在8月18日签署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章程》,这个被称为“央企电动车联盟”将享有诸多“特权”。首先他们所制定的标准很有可能成为全行业标准,其他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和遵守。其次,他们将享有由中央财政牵头的在新能源领域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投入。
换言之,如果不是央企,是没有资格进入联盟的。这意味着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统统无缘进入这个联盟。
谈到建立联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联盟成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车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和推动。央企在联盟中扮演的是先行探险者的角色,以后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包括民营企业。
但是,当联盟成立的时候,比亚迪已经站在电动车电池技术前沿,上汽北汽已经有了初步成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先行的人不是更具有“探险者”资质吗?
这样的章程隐见两油那遮天蔽日的垄断气势,如果我们未来的车被垄断,油被垄断,我们消费者怎么办?
天津 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