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gon是什么?Wagon是轿车,并不是我们传统认为的旅行车。
Wagon原意是指运货的马车,这种车的后备箱与车顶同样高,为的是旅行时装载性能的提升。
是的,为了旅行!想象一下吧,一个爱车之人,在游玩至世界各国时,想起这里的汽车品牌,
才不觉惊呼:原来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如此千丝万缕
第一站 亚洲 日本
日本品牌汽车在中国道路上的出现频率,足以证明其汽车工业的发达。
今天我们要提到的,就是来自日本的马自达和斯巴鲁品牌。
马自达6 Wagon被称为马自达6车系中的顶级车型。
说到顶级,不禁想到海拔3776m的富士山,绝对是日本的顶级旅游胜地。
至于斯巴鲁力狮 Wagon,超大尺寸的天窗同样会让喜欢
日本品牌的人想到四季景色都美不胜收的北海道。
激情人生 马自达6 Wagon
2006年上市的马自达6Wagon,是首款国产的中高级旅行车,除了车身造型的差异,其他诸如动力系统和各种配置,均与Mazda62.3L自动旗舰型相同。它是全部马自达6车系中的顶级车型,因此,它沿袭了马自达6动力强劲、操控性强的特点,同时具备旅行车的超大空间且变化灵活。
从车头看,马自达6Wagon的外观和普通车型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尾部才是其精华所在,曲线圆润、厚重的尾部没有任何不协调之感,修长、流畅的车身较普通车型更具气势,不仅从视觉上给人强大的冲击力,也能给人想出发的冲动。尽管看似车身很长,但马自达6Wagon的实际尺寸数据和普通马自达6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它是通过将车尾的行李箱盖升高到与车顶同样的高度,并将行李箱和乘客舱连通而成,当然设计师也会重新考虑车身结构和安全性的问题。由于车身尺寸没有变化,驾驶方面没有不适,况且平整的车尾更容易帮助驾驶员在倒车时判断车尾的具体位置。
对于长途旅行车辆,座椅空间和乘坐舒适性非常重要。马自达6Wagon的前排空间非常充裕,尤其是头部。座椅的包裹性不错,有运动气息。后排空间一般,长途乘坐易感疲劳。车内的亮点是后排能够轻松放平,和行李箱连在一起形成超长的平台,它能容纳两个人平躺休憩,非常实用。行李箱配置的挂钩方便捆绑行李。
运动健将 斯巴鲁力狮 Wagon
与同样追求运动性和实用性的“老乡”Mazda6Wagon相比,原装进口的力狮2.0RWagon显然在发动机和底盘技术方面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这两项技术遵循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对称和平衡原则,布置发动机的气缸和四轮的传动系统,带来了出色的运动性和安全性,弯道性能一流,车身极为稳健。
国内销售的3款力狮车型中,Wagon款并不像本文的其他车型一样由顶配车型改装而成,而是有些许低调,追求实用性的用意十分明显。它的发动机排量为2.0L,变速器为4速手自一体,SI-DRIVE斯巴鲁智能驾驶提升系统和方向盘换挡拨片没有出现在配置之列,显然,激烈的操控和驾驶性能并不是旅行版的追求所在。一直延伸到后排的超大尺寸天窗专为旅行款量身打造,在风光旖旎的札幌疾驰,或者在开满薰衣草的富良野星空下开窗观星,也是美事一件。配置大尺寸天窗和无框车门,足见力狮对车身刚性和安全性的信心。
第二站 欧洲 德国
接下来的wagon和美景来自德国,日耳曼人的严谨和固执,
换来了世界范围内对拥有德国车的评价——可靠。
这些德系车像一双坚实的臂膀,护佑着驾乘者的行车安全,
正如大众R36和奔驰全新E级旅行版车型。
也许你可以驾驶着它们去感受德国古老小镇的浪漫之路,
只是,昂贵的价格又会让你觉得那可能是个发生在“黑森林”中的童话。
绅士出行 新一代奔驰E级旅行版
奔驰全新E级旅行版车型的车头及侧面线条与四门轿车版大致相同,D柱设计摆脱了古板的造型,尾灯部分的样式与轿车版保持一致,这些都令新款E级旅行车的车尾部分更具运动感。新款车在后座折叠收起来后拥有1950L的载物空间,此外,在车辆的地板下面还有112L的“隐蔽储藏室”。
动力部分,新款奔驰E级旅行车与轿车版有着相同的配置。主力型号E350Estate的动力部分采用3.5L CGI V6自然吸气发动机,该引擎采用缸内直喷并配合BlueEfficiency环保节能技术。最大输出功率可以达到215kW/6400rpm,扭矩峰值为365N·m/3000rpm。依靠7G-Tronic七速手自一体式变速箱传输动力。0~100km/h加速时间为6.5s,极速为250km/h。另外还有多款汽油和柴油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这款车型除了配备传统的前置后驱(FR)车型外,新E级旅行车还提供装备4-Matic四驱系统的型号供客户选择。
暴走帅哥 大众R36 Wagon
R36的前脸与迈腾采用的闪亮镀铬装饰不同,R36采用了具质感的亚光金属装饰,原来迈腾等距的四横条中网也变成了双两辐格栅,中间低调地镶嵌了“R36”的金属标志。雾灯被取消,换成更运动的进气口,并在面积上向地面延伸,营造出被运动包围的感觉。它还配备了18寸宽胎的“大脚“,有着相当“运动”的冲击力。
R36的优异还包括循迹性及操控稳定性,降低了25mm的动态运动悬架,加上4MOTION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带来的出色抓地性,令其能轻松超车。此外,R36专属的高亮度LED刹车灯及尾灯组,以及电子稳定程序(ESP)、集成加速防滑系统(ASR)、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电子差速锁系统(EDL)、发动机扭矩控制系统(EDTC)和防侧翻稳定控制系统等完善的安全设备,都让R36在行进间充满爆发力。
旅行版R36的长度和高度分别为4774mm和1517mm,比三厢版分别增加了9mm和45mm。它的轴距为2709mm,但对于一款Wagon车型而言,轴距对空间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R36后部的储物空间非常充裕,容量达到了541L,足以应付全家人的出行要求。
第三站 美洲 美国
美国车向来摆脱不了“肌肉男”的别称,
车身的重量以及较大的油耗,都是“肌肉男”的佐证。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通用别克凯越的销量。“肌肉男”和谁最登对?
没错,来自夏威夷的“比基尼小姐”。
经济实用 凯越旅行车
凯越三厢在市场上创造的70万辆销售佳绩,证明了它在家用轿车领域的地位,不过在这丰硕的成果中,凯越旅行版的贡献并不高。这并非说明凯越旅行车不适合中国人,只能说国内的汽车文化还没有发生足够大的改变。新款凯越已经上市,相信新款的凯越旅行车也会在今年发售。
凯越旅行车的外形设计和三厢版的凯越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多了后备箱的旅行车更高,而且还在车顶装配了行李架,让“旅行”的味道更浓郁。车内,旅行车的最大特点就是空间优势,1436L的存储空间绝对可以满足你平常的装载需要。
动力上,凯越旅行车使用了2款发动机,分别为1.6L和1.8L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我们比较倾向于选择后者,因为凯越的车重不是一个能够让你忽略的因素。凯越旅行车根据版本的不同搭载了5速手动和4速自动变速器,整体搭配比较合理,但实际油耗和理论值有较大的差距。
其他配置如ABS、EBD、双安全气囊等一样都没少。在价格方面,高举性价比大旗,实际销售价格会比官方报价低很多,算是非常“厚道”的车型了。
第四站 欧洲 法国
伴着海风回到欧洲,浪漫的法国会让你有一丝“邂逅”的欲望。
是的,尽管有人认为法国车的制造似乎有些散漫,
但这并不妨碍它吸引眼球的外形,亦如标致308SW,
亦如法国的小镇埃维昂莱班,不经意间就被它吸引。
空间制胜 标致308SW
标致308SW是307SW的换代车型,标致家族最新的设计理念在308SW上得到了充分应用。标致308SW的长度与宽度均比上代有所增加,车身长4500mm,宽1815mm,高1555mm,轴距2708mm,隆起的“V”形引擎盖勾勒的肌肉感让整车动感十足,宽大的倒梯形前格栅向里凹进,气势十足。侧身腰线采用俯冲式设计,使得308SW的后备箱的开口宽度达到了1032mm,离地距离只有548mm,为大件物品的装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后排座椅拆除后,完全平整的车厢地板提供了更大的实用性。308SW有4座和7座车型可供选择,4座车型在第二排座椅不放倒情况下可以实现674L的载物空间,而放倒后可达到2149L的总容积。第一排和第二排均采用了独立座椅,并有完整的座椅包覆和背部支撑;7座车型的第三排座椅,空间并不是很大,适合孩子乘坐。尾部采用大面积整块曲面玻璃,不仅显得豪华,更提供了宽阔的视野。
第五站 亚洲 中国
最后一站回到我们的祖国。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说,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
就像蜿蜒的长城,前途光明,路途曲折,
但是,自主品牌已经扛起了前进的大旗,比如中华骏捷Wagon。
心强体健 中华骏捷Wagon
在旅行车领域基本被合资品牌占领、市场需求明显不大的情况下,华晨推出骏捷Wagon车型,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华晨为骏捷Wagon车型提供了5种不同的配置,其中包括1.8L、1.8T以及2.0L3款发动机,5挡手动、6挡手动和4挡手自一体3款变速器。
骏捷Wagon车型很有自主品牌一贯的特点:配置全面价格实惠。骏捷本来就是一款同价位中轴距出众的车型,三厢车的车体已经明显修长,Wagon车型更将长度增加了52mm,第一眼看到它的感觉会是“这辆车好长”。车内的空间也表现出色,放倒后排座椅形成的大平台,面积相当于一张小尺寸的双人床。骏捷Wagon整车的线条和造型非常流畅,尤其是尾部,非常耐看,只是车身板件之间的缝隙偏大。作为旅行车,华晨准确地把握了车型的用途和定位,直接放弃了小排量发动机以保证动力的充沛,多种变速器选项也给不同用途及驾驶风格的车主提供了驾驭的利器。一般用在高级车中的前双横臂、后四连杆的全独立悬架更给骏捷Wagon带来了很强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贴吧 入乡随俗
游历至世界各国的爱车之人,自然不会忽略当地的行车限速令,
毕竟有“银子”可以留作他用,比如说美食。
所以,入乡随俗了解各国的交通法规,特别是对车速的限制,
就成为了旅行前的必备功课。
日本 小心“埋伏”
在日本,高速公路的限速为120km/h。普通道路根据路段不同,限速也不尽相同。市郊多车线路一般60km/h,市内一般为30km/h或40km/h。日本高速路基本上都是双向四车道,对限速控制的相当严格,高速路上不但监控多,而且化装成私家车的警车会时不时地出现在高速路上,所以一旦行驶到130km/h以上,基本上就等着罚单好了,而且罚金跟瞬间超速的速度成正比。假如速度达到200km/h以上,光罚金就可以买辆小排量的汽车了。最后提醒一句,你的换挡杆在左手边,信号灯在右手边。
德国驾驶者的天堂
拥有无限速驾驶梦想的人,一定会来到德国,他们只为在世界上最好的高速公路上体验极速驰骋的快感。其实,人们常说德国的高速公路不限速,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德国没有一个总体通用的最高限速,而非全程不设限。虽然没有总体的最高限速,德国的交通事故却很少。而且,德国高速公路有“大脑”,因为它采用了安全保障、救援、电子显示与监视、人工监督、导航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系统。
美国 别做“猎物”
美国高速公路的限速一般在96〜120km/h之间,多数州规定不能超过限速160km/h。在限速120km/h的美国高速公路上跑到136km/h,一般不会遭到警察追击,继续加速,警车往往在你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出现,你会在不经意间成为警察的猎物。除此之外,在美国开车也不要与前车距离太近。加州的交通法案中规定:对公路上喜欢咬着前车“屁股”跑的尾随车辆要进行处罚。
法国 超速可能 犯罪
法国的交通管理很细致,比如中国提倡礼让,而在法国,你要通过规定和标志弄清楚各种情况下谁优先、谁让路。法国的限速基本是按公路等级限速。法国法律规定,超速50km以上被视为犯罪行为。法国公路的路标信息量很大,指示很明白:高速公路路牌为蓝色,限速130km/h;国道路牌为绿色,限速110km/h;地区道路路牌为白色,限速60-7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