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钢铁在歌唱

2010-07-25 14:45:48 中国质量新闻网

    1930年,美国专利局局长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们不再需要这个机构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发明专利已经完成,现在需要的是享受。”

    2000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日记里写道:“这个世界不再需要汽车,在它身上也不会再有什么新的发明,如果汽车能够进步,它早就上月球了。”

    2030年,我会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早晨8:25分,我开着那台充了一夜电的电动车去城里参加朋友的聚会,儿子说,昨天晚上他已经把我的车和老同学的那台车实现了数据链接,它自己就能根据导航仪开到那家素菜馆。全程大概需要30分钟,余下的电足够我跑一周,不用到小区的电桩去充电。我要对已经成家的儿子说:这才是一种有节制、有理智的幸福生活。”

    当然,要想反驳专利局长和比尔·盖茨,还需要20年的时间来验证。混合动力似乎已经走到头儿了,尽管它如此实用,但它绝不是终极目标,而只能是一种过渡;被本田掌门人伊东孝绅称为“所有工程师梦想”的氢燃料电池车也不是我们的目标,因为它太过昂贵。现在,只有电动车才能如此地接近我们的需求,尽管它也并不完美。

    读者有很多问题需要专家来解答,但他们没有时间去打听专家的电话,因此我们决定,帮你问这些问题:比如你住在5楼,你想知道怎么给停在一楼,而且是距离单元门100米远的电动车充电?再比如,如果半途没电,你是否只能找拖车把它拖到充电站,然后坐在休息室里等上两个小时(这还是快的),再去上班,亦或找个地方吃午饭?

    关于电池充电,专家们似乎已经找到答案,他们建议各个城市使用租电池的方式来为过往的电动车提供服务。

    但这样做还会带来问题,A先生想要西门子的电池,不要风帆牌的,但又不想多交租金,怎么办?B先生认为给他换上的电池有质量问题,于是充电站和电池厂商开始扯皮,怎么办?烧油的汽车已经够让我们烦恼的了,现在又多了个电池的质量纠纷。

    专家们对此的回答是:电动车还有许多困难无法预知,一切都需要时间和金钱来解决。

    有些问题似乎等不了,比如安全。“电动车的发展,绝不能以车主和交通参与者的生命为代价。”有关专家说。电动车的油门其实就是一只传感器。“电子的东西毕竟不如机械传动来得可靠;刹车装置倒是机械的,但急加速之后的急刹车又必须先回收电能,然后再考虑制动。”

    于是电动车开起来的感觉有可能像是在风浪中颠簸,时而全速前进,时而停不下来。它的动能衰减曲线不如成熟的内燃机车型那些平滑,似乎更多了些波峰波谷间的跳跃,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电嘛,本来就是削峰平谷的。

    而在山东、四川出现的农用车改装型电动车则更为可怕,它们的寿命可能比电池本身还要短得多。

    有人说:我们今后必须和供电局而不是中石化打交道了。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还来不及去想:电价是否也像油价一样不靠谱,因为必须马上回答的是技术瓶颈问题,它才事关你的用车安全。

    当然,也有些人不关心安全,在遍布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中,人们对新产品的性能开始不满,比如,曾有美国人说:“驾驶新能源汽车在山路上加速,比把一根煮烂的意大利面从桌子一头推到另一头还要困难。”

    大家一方面接受节能,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出现性能更优越的电动车,这如同要求某人每天只吃一顿饭,然后能跑赢博尔特一样匪夷所思。不过,的确有人在这样做,有消息称布加迪在研发一种可怕的电动跑车,最高功率可达800kW。这未必是个好消息,因为节能与奢侈必须是反义词,高油耗和电老虎都应该被社会所抛弃。

    也许就像大众汽车(中国)总裁范安德说的,“只有让大家都消费得起的新能源汽车,才是真正应该得到称赞的好车。”到那时,所有钢铁的身躯都能唱出天籁一般的田园诗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