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江湖争斗,大众如今似乎可以松口气了:金融风暴后的福特与通用,已不复往日张狂,而曾经雄心万丈的日本汽车,也被丰田的召回搞得人人自危。但德国人显然并不满足,从沃尔夫斯堡传来了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文德恩的声音:“大众汽车的心脏将借助电力而跳动。”
这不是虚言,也不是夸大。再战新能源车,带头大哥的眼光看得很远。
百年绿色之旅
的确,新能源汽车的盛宴,身为行业老大的大众不但不应该缺席,还应该是当然的主角,因为要追溯历史的话,它对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技术的研发,从上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
早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大众汽车创始人、保时捷的设计师费迪南德·波尔舍就推出了一款命名为“Lohner-Porsche”的电动车,它的车轮就相当于电动机的转子,两个电动机分别安装于两个车轮的木质轮辐上,每个重115公斤,可以产生1.8千瓦(2.5马力)的最大功率,驱动这辆两座车达到37公里的最高时速。一家汽车杂志对这款车有如下的评价:“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创新的设计完全取消了齿轮、皮带、链条、差速器等零件。简言之,这是史上第一辆没有变速箱的汽车。”也正是为此,当时的世博会组织者特意为这款电动车授予了嘉奖。
当年,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弗洛里茨多夫的Lohner-Porsche生产厂家共生产了约300辆这样的电动车,基本上都卖给了当时的达官贵人。
不久之后,费迪南德·波尔舍又一次展现了杰出的创新才能,他开发了一辆装配四个轮毂电机的赛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辆四驱电动车,同时也成为四轮制动技术的典范。同年,他还把以电池驱动的轮毂电机和汽油发动机相结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多功能全混合动力汽车“SemperVivus”。在这款车型上,两个发电机与汽油发动机相结合,形成一个充电装置,同时向轮毂电机和电池提供电力。
如果以上所说的只是久远的历史,那么,今日的大众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同样走过了漫长的道路。1973年,大众集团与博世公司、瓦尔塔公司和德国北威州最大的电力公司——北威州电力公司等合作推出了采用电驱动的T2系列多功能商务车。
T2上装载的直流电动机连续功率为17千瓦(23马力),最大功率输出为33.5千瓦(45马力),扭矩为160牛·米。其动力通过单级变速器传至后轮,可以用12秒的时间将车辆从静止加速到50公里时速,最高车速为70公里/小时。可以实现50至80公里的最大行驶里程。几年间,大众共生产了约70辆电动T2,还推出了T2的姊妹车型CityTaxi。这是一款城市小巴,最大行驶里程为40公里,最高时速为70公里。当然,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两款电驱动车的性能非常有限,主要供商业客户使用,还远远不能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要。
日尔曼人的坚持
在上世纪初的热闹之后,由于技术上一时没有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陷入沉寂。但日尔曼民族特有的执着,在此刻又一次显现,大众对于电动车技术的研发仍在进行。
1976年,工程师们基于量产车型高尔夫,打造了大众的第一辆电动轿车,其电动机功率为20千瓦(25马力)。这辆高尔夫电动车配备不同的蓄电池和电动机进行了长期的道路试验,一直持续到1986年,累计行驶了两万多公里。它的最高车速达到了80公里/小时,最大行驶里程70公里。
在大众汽车推出的电动车中,最著名的当属以高尔夫第一代至第三代为原型车打造的GolfCityStromer车型。首批电动车生产于1981年,经过多次改进和换代,第三代GolfCityStromer的电动机连续功率提高到了17.5千瓦(24马力),最大功率为22千瓦(30马力),最高时速达到了100公里/小时,并带有制动能量回收功能。上世纪80年代末,JettaCityStromer投入试验。该车采用新型的钠硫蓄电池,最大行驶里程达到了120公里。之后,大众还陆续推出了电动版的宝来和高尔夫第四代。
与此同时,大众也没有放弃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1991年,在瑞士的苏黎世,大众汽车建立了一个试验车队,由20辆装备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高尔夫轿车组成,专门对铅蓄电池、镍镉蓄电池、钠硫蓄电池等不同蓄电池的性能进行试验。当年亮相于法兰克福车展的大众Chico概念车,成为了大众低端混合动力车型的代表作。
这款车长仅3.2米,采用2+2座椅布局设计,小巧紧凑,但内部空间却十分宽敞。其搭载的2缸0.6升汽油发动机可产生25千瓦(34马力)的动力输出,电动机功率为7千瓦(9马力),每百公里平均能耗仅为1.4升燃油和13千瓦时电能。这款绿色环保的都市车型的最高车速为131公里/小时,当时共生产了3辆样车。
在高端车型方面,奥迪也开始加入电动车技术研发的行列。1989年面世的奥迪duo,以奥迪100Avant为原型车,既可以用汽油发动机驱动前轮,也可以选择用功率为9千瓦的电动机驱动后轮,对奥迪著名的全时四驱quattro进行了新的诠释。
1997年,以奥迪A4Avant为原型车开发的新一代奥迪duo,使奥迪公司成为首家小规模量产混合动力车型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值得一提的是,该车型采用的铅胶蓄电池可以通过家用插座充电;在减速或制动时,电动机则转化为发电机,进行能量回收并储存于电池中。它以纯电动模式行驶的最高时速达到了80公里/小时。
老大的幸福蓝图
老大毕竟是老大,即使是在强手如林的汽车江湖也不例外。
尽管由于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大众的电动车还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量产,但长期的研发工作,为大众集团在各个重要的技术领域——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车技术——都积累了相当雄厚的技术实力。
在2010年北京车展上,大众集团宣布了自己的新能源车战略,吹响了迈向新能源车时代的号角。6月中旬,大众汽车在上海举办了电驱动技术媒体交流会,用Up!电动车、高尔夫电动车、朗逸电动车以及新款途锐混合动力车型,向来自全球的200多名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电驱动技术,大众在中国的新能源车推进蓝图也露出了冰山一角。
新款途锐混合动力车型已经上市。在今后的两年里,捷达、高尔夫和帕萨特的混合动力车型也将陆续推出;自2013年起,Up!、高尔夫和捷达电动车还将陆续上市。这些电动车型都将采用大众汽车的blue-e-motion(蓝驱)电驱动技术。
在欧洲,大众“蓝驱”技术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节能减排的汽车技术品牌。今年5月,大众表示,多款全新EA111系列发动机在中国将实现国产,而这也将是大众“蓝驱技术系列”车型全面入华的重要一步,未来包括蓝驱高尔夫、朗逸、迈腾等车型都将在华生产销售。
大众方面还特别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将利用模块化技术,灵活、经济地将电动机驱动系统应用于更多不同的车型。
在大众看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动车技术和内燃机技术将会共存。因此,大众还将大力发掘内燃机和整车技术的潜力,以进一步降低油耗和排放。而与此同时,对全新的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也在进行中。尽管在这一技术领域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氢能源的基础设施如何建设,以及对整个生态平衡的影响等,但大众的试验车队已经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地区进行试验运行。
作为掌门人,文德恩毫不讳言大众集团的野心:“我们的目标是到2018年成为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可以为这一豪言提供佐证的是,更多的新能源车型正在大众设计师手下诞生。他们最新开发的米兰出租车和柏林出租车,对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CityTaxi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两款长3.73米的出租车在底部都配备了容量为45千瓦时的锂离子蓄电池,足以驱动车辆行驶300公里。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85千瓦(116马力),最高车速达到了120公里/小时。
就在今年,大众还将推出第二代高尔夫TwinDrive。这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功率为130千瓦,以电力驱动可以行驶50公里。当锂离子蓄电池的电能耗尽后,将转而由高效的TDI发动机驱动车辆前行。
“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买得起电动车,并且要不断提高电动车的日常实用性,这样才能真正取得电动车发展的成功。只有电动车在世界各地都得以普及,那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说:汽车的电动时代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来到了。”文德恩如是说。可以肯定,在他的眼里,这个时代仍将是大众的时代。至少在目前来看,大众的野心并不过分。这是老大的实力,也是老大的幸福。
Blue-e-motion:大众蓝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