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7日 维权爆发
那天,国内比较知名的汽车论坛爱卡汽车网“逍客”版块的版主“快乐的笨笨”发出了一个帖子——《强烈要求东风日产增加CVT变速箱的免费保修年限及开放4S店维修CVT权限》。文中,“快乐的笨笨”代表逍客车主对东风日产逍客这款车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提出了质疑,理由是从2009年6月以来,东风日产逍客SUV车型出现了众多关于CVT变速箱故障的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都是集中发生。帖子里列出了7个重点案例,车主分布也较为广泛,涉及北京、宁夏、浙江、新疆等地。而且,其中大部分案例都描述逍客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CVT变速箱出现了严重故障而导致更换变速箱。
“快乐的笨笨”最初关注逍客CVT变速箱,并不是源于自己的逍客,而是在网络上一部分车主的故障反映。她一再强调:“我自己的逍客并未出现问题,而且还自驾游到了西藏。”随后她向4S店和厂家反映,但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然而,她在网络上发现其他车主的发帖,问题大多类似,所以,她搜集了部分逍客案例,并对CVT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把文字和图片发到论坛上。事实上,从案例上看,车主们反映的问题除了车辆本身,还有一个焦点在于:厂家并没有对旗下4S店开放CVT变速箱的维修权限。这样,即使出现一个很小的故障,车主也需要更换变速箱,费用在4万~5万元,这无疑是车主一笔很大的开支。
2009年9月4日~9日 维权发酵期
据“快乐的笨笨”介绍,因为案例搜集全面,问题相对集中,爱卡汽车网在9月4日对当时的逍客CVT“故障门”事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并针对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技术分析和点评。从该网站当时的调查结果来看,发生CVT变速箱故障的逍客车型,多数集中在行驶4万公里以上的车型上。
在随后的9月9日,一篇深度解析CVT变速箱的技术文章——《高温是凶手?再谈CVT变速箱“故障门”》出现在网站上,再次对CVT变速箱的设计原理、发展历史、技术现状等做了通俗的知识普及。位于文章后部分的“编辑点评”中,就以逍客为例,并列举了日产曾经在全球因CVT变速箱故障召回的案例。
至此,大量关于逍客CVT变速箱故障的文章被网络广泛转载。车主们的抱团维权起码在网络上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2009年9月9日 东风日产官方回复
事实证明,车主们有理有据的维权行为激起的波澜有了实质性的结果,东风日产在这一天首次进行了正面回复,在《日产逍客CVT变速箱问题技术性处理意见》中,列举了8项说明。但车主们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关于CVT变速箱的故障原因和具体的解决办法。”“快乐的笨笨”向《品质汽车》表示,“当时大家对这个说明并不满意。”
确实,时至今日,在该说明的跟帖中,仍然有网友的留言:“现在谈的是出保后损坏问题,只有给出实际方案才行!”
不过,也有网友在网络上表示:“起码,说明我们的维权还是有了一些成果,CVT变速箱过保修期后的维修或者更换问题已经解决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厂家还是注意到了我们的呼声。”
2009年9月17日“CVT服务全面升级活动”开始
对于这个活动的时间选择,“快乐的笨笨”认为,绝不是偶然。因为,翌日就是成都车展的开幕日,而在之前的数次跟企业的交流中,她也有透露过“通过线下维权的意思。”
不过,这一升级活动,相比之前的8项说明,已经有了实质性成果。这个计划的开展,意味着包括遭到集体投诉的逍客在内的东风日产旗下所有搭载CVT变速器的车型,其免费保修期限由原来的2年或6万公里延长到3年或10万公里;同时厂商还答应对2008年7月24日之前生产的轩逸和逍客车型的CVT变速器进行技术升级服务。
“我那段时间几乎就没怎么休息,实在太累了。”“快乐的笨笨”认为,虽然厂家给出的解决方案与当初维权的最终目的还有一些差距,但大家可以勉强接受了,毕竟太消耗精力。与她持不同观点的车主,此时仍在质疑声中留下痕迹:“既然是2008年7月24日之前生产的车得做变速箱升级,那为什么不公开通知召回这些批次的车?变速箱升级是不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以后是不是还得继续升级?”不过,也有版主“汗血爵士”说:“至于用不用召回这个词,我不强求,只要解决车主的问题就好。升级是否有效需要实践检验,现在猜测无用。”
2010年4月30日 逍客正式被召回
网络上,车主们的维权似乎在“升级活动”落实后渐渐恢复了平静。时隔8个月,东风有关方面宣布召回部分逍客,召回原因为:“在长时间高负荷行驶的情况下,会引起无级变速器(CVT)油温升高,无级变速器(CVT)进入保护模式。如果继续高负荷行驶可能导致油温过高,机油漏出,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无法得知这一阶段东风方面最终对包括逍客在内的车型进行召回的决定性原因。但从本刊掌握的情况,有关监管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
不过,即便召回已经实施,很多逍客的消费者依旧对此颇多介怀。早在维权之时,为了得到详尽的技术资料,“快乐的笨笨”对相关问题做过细致的研究,所以,她认为,厂家公布的这次召回的技术缺陷就是他们为之维权的故障所在。她表示:“在出现大规模集体维权后,厂家才请了日本的工程师来模拟行车数据,并很容易就得出解决方案,但事情拖了这么久,才公布解决的办法,显然是缺乏对消费者的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