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急躁的车
某自主品牌:转速不受控制
典型投诉:姜先生于2009年10月12日购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不踩任何踏板的情况下,转速异常窜升至2000转,有时更是达到2500转。因为汽车起步太快,很容易追尾或者撞到行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转速异常问题,4S店和厂方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维修,包括更换怠速马达、限速器、电脑板、节气门传感器,但是始终未解决问题,且找不到什么原因。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对方承诺换发动机总成,并保证不会发生转速异常。但是更换发动机总成后,现在又出现同样的问题。
(投诉处理结果:中国汽车质量网将投诉情况转给厂家以后,有关方面迅速与消费者取得了联系,达成共识,再为消费者的车作一次修理,如果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将为消费者换车。)
最小气的车
恭喜三款车此次并列荣膺最小气奖。
赵先生的车是德系某款车,他买回来后发现车上ISOFIX卡口只有一半。欧洲针对儿童安全制定的标准要求必须配备这一卡口,赵先生很气愤的是,该款车在国内生产减配也罢了,居然还把卡口数量减配一半。他找4S店,店里说没有这一配件。
河北邢先生2010年3月23日在买了一辆日系轿车。在交车时4S店只给了一把智能钥匙,由于他自己不太懂,所以在签收时也没有问,后来得知应该是两把智能钥匙和一把备用钥匙。与4S和厂家交涉多次,无果。
张先生在2009年4月买了某款美系城市SUV,在广告和该车企网站上都写明该款车装配有前排座椅侧气囊作为辅助安全装置。但在购车后,张先生发现车上并没有这一配置。
最忽悠的车
白先生2009年6月买了某美系车,年底发现这车在1挡换2挡时,有一种一会儿给油一会儿没油的感觉,忽悠忽悠的,很不舒服。后经4S店诊断,要清洗节气门。于2010年4月23日清洗,很快又出现上述忽悠之状,5月4日去维修,该店技师检查后告知白先生,此款车使用的这种电子节气门都有这个“忽悠的毛病”,是正常的,不用修了,并让白先生离开。白先生很气愤:“既然说是毛病,又说是正常,简直比我那车还能忽悠。”
最疑点重重的车
张先生于2009年9月25日购买了一辆自主品牌车,不长时间就出现转向灯异常,3000公里左右又出现AT灯、发动机灯亮,并随之出现乱挡现象,有时5挡会变成1、2挡(发动机转速猛增),经维修后正常;2010年3月左右,在洗车时发现右前轮上方漆面有3个黑点,张先生观察是漆面脱落造成的,用铁钉挑开后发现漆孔内都生锈了。后仔细检查车身漆面,发现还有几处明显的突起,并且都在汽车右侧。
最“左倾”的车
白先生的车是某美系车,提新车时发现向左跑偏,4S店进行N次定位调整未果,拨厂家电话,厂家一直未有人跟他联系。购车共7天,车就在4S店放4天了,问题也没有解决。
最能折腾的车
韩先生的车是某自主品牌车,他将自己半年来换过的零件列了一下:制动泵1个,锁块2个,锁机2个,制动油管1个,减震6根,半轴2根,制动钳2个,前杠卡子1套,后视镜2个,后座卡子1套,油箱盖1个,油箱拉线1个,中控锁1套,安全带1根,转向机1个,冷凝器1个,叶子板1个,密封条1套等等,还有没记住的。而且仪表盘有异响至今没解决,厂家说是热胀冷缩。
最爱“吹风”的车
韦先生的车是某日系车,2009年7月份提车,回家开3天,发动机故障灯就亮了。4S店一开始说没事,说是乱码,调调就好。此后跑了多次4S店,后来工作人员说是挡位开关进水,用吹风机吹了吹。可是韦先生次日又发现发动机故障灯亮了,而且这回挡位显示器一点也不亮了,韦先生打电话去问,4S店告诉他:“你来了,我们也还是只能给你用吹风机吹吹。”
怠速马达工作原理
是通过ECU给他各种工况的信号,控制马达正转或者反转,一般有好几个挡,凉车一个挡(也就是怠速电机开到最大.怠速阀开到头)、开空调一个、转向助理一个、热车一个等。当驾驶人踩油门的时候怠速阀是全开的(配合节气门体)。
控制单元(ECU)
控制单元(ECU)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包括两部分:信息处理模块和电机驱动电路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接受来自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经过处理后得到节气门的最佳开度,并把相应的电压信号发送到电机驱动电路模块。电机驱动电路模块接受来自信息处理模块的信号,控制电机转动相应的角度,使节气门达到或保持相应的开度。电机驱动电路应保证电机能双向转动。
巡航控制(CCS)
巡航控制系统又称为速度控制系统,它是一种减轻驾车者疲劳的装置。当驾驶员开启该系统时,车速将被固定下来,驾驶员不必长时间踩踏加速踏板。原理如下:车速传感器将车速信号输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行驶阻力的变化输出信号自动调节节气门开度,当汽车阻力增大(上坡)和车速降低时,控制节气门开度增大,反之减小,使行驶车速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