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拿什么实现你,五星碰撞

2010-06-25 10:12: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车市硝烟中,类似“荣膺5星级碰撞”的辞藻,无疑是最好的广告词。那么,是什么让汽车在碰撞试验中获得5颗星的最高碰撞等级?安全设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或许你真的没有注意到。

    

    第一招

    主动预防

    “预防”这个词本身,就有些未雨绸缪、主动出击的意味。没错,主动预防的安全设计正是通过技术和装备的运用,保证车辆在一些特殊状态下仍然具有常态下的稳定安全感,避免事故发生和人员受到伤害。主动预防的设计理念至今仍然是安全设计的主流。

    代表作:防抱死系统

    ABS就是这个代表作的英文缩写,是主动预防的实践者。时至今日,防抱死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这得益于电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控制精度、反应的灵敏性、装备部件的制造水准都达到一定水平。在此基础上,ESP(电子稳定程序)等主动预防技术相继问世。

    

    第二招

    被动防护

    汽车安全设计中另一项设计理念就是努力开发各种技术,提高汽车在发生事故时对于成员和行人的安全防护性能,这就是被动防护。现在的被动防护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对人体提供的防护足以保证乘员和行人在一般的碰撞事故中不受到伤害。

    代表作:安全带 防护气囊

    最初的安全带技术非常粗糙,只是将乘员约束在座椅的有限范围内,防止因惯性而产生的加速度致使人体前冲而撞击到方向盘和挡风玻璃,造成人体头部和胸部的损伤,这种处于松弛状态的安全带,缺陷显而易见。于是,预先收紧安全带的概念出现,随后又有了防护气囊。

    那么是不是有了以上装备,就行车无忧了呢?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安全气囊。碰撞的时机、速度、姿态、力量和变形量都影响气囊的正常弹出。真正能够在保证安全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驾驶者自身,关键是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安全防护技术装备。

    

    第三招

    车体框架

    对于安全防护技术,看看这辆车到底配置了多少个安全气囊似乎更受到关注,车体自身反而受到忽视。实际上,今天的工程师们在车架结构的设计上,不再一味追求坚固的概念,而是充分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技术将安全的因素渗透到许多细节之处。

    代表作:笼式车身的设计思想

    这种设计保证了车辆在受到撞击时,驾驶舱的变形最轻微,为乘员留有足够的生命空间,使得乘员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以这种技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车辆在碰撞事故中,看起来车体的损伤很明显,但是车内乘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往往很小,有效地为乘员提供了生命保护。

    

    专家简介

    杨俊峰:北京市汽车研究所工程师。拥有三十多年汽车研究经验,多次参加市、部级,以及国际间科研课题的研究。2002年后开始涉足汽车维修领域。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