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质监局标准化战略促进养猪业发展
“俺的养猪场目前主要是卖小猪仔,今年猪仔的价格还行,最贵一头卖到460元,除去成本和各种费用,每头猪仔平均有200元的纯利润,除了政府政策扶持,俺觉得这主要是沾了标准化养殖的光。”山东省齐河县经济开发区西魏村养猪专业户朱应强兴高采烈地谈道。
朱应强是齐河县标准化养猪的受益者之一,谈起养猪历史,他深有感触:母猪怀仔怕生病,小猪喂养怕夭折,猪养大了又担心赶不上好市价。自从实行标准化养猪以后,他喂养的小猪成活率明显提高,生猪仔外观、皮泽、肉质等都特别好。在朱应强的引领下,我们一起参观了他的猪场。进入养殖区,都要进行消毒,穿白大褂、雨鞋,经过非常严格的消毒措施方才可进入。在一间猪舍里,温暖如春,180多头小猪仔正在圈里撒欢,“这100多间猪舍全部铺上了地暖,温度大约有20多度,非常适合猪仔的成长”,朱应强接着说:“俺的这个猪场今年出栏猪仔6000多头,跟村里其他猪场相比,规模还不算最大的。”
随行的西魏村支部书记朱连光介绍说,自从实行标准化养猪以来,猪舍定时换气,冬季地暖供热,圈舍内温度、湿度、空气等完全按照标准化技术规范指导,完全符合猪的生理需要。我们采取自动饮水和喂料,猪全部是人工受精,剖腹产。猪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技术上实行良种、良法和全进全出的标准化管理制度,降低疫病风险,提高养猪效益。自1993年村里建起第一家猪场,到目前已发展到72家,全部实行标准化管理,年出栏仔猪和商品猪12万多头,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同时村里养猪户联合成立养猪协会,会员们每周召开一次大会,交流各种信息,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从而拓宽了销售渠道。群众标准化养猪的热情不断高涨,今年村里又新建了34处猪场。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但有利于少数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样的猪仔,俺村里每头猪仔要比集市上多卖100多元。”朱应强高兴地说,“收入增多了,俺们养猪户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明年,俺准备搞仔猪育肥,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
近年来,齐河县大力开展实施标准化战略决策促进了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也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为促进标准化的更好更快发展,2009年,齐河县人民政府制订下发了《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该县质监部门深入规模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农户进行走访、调研,制定了《无公害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从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人员要求、饲料使用、兽药防疫、兽药使用等方面制订了技术规范。同时为养猪户圈舍改造、猪种改良、饲料精选把关,通过现场剖析、科技讲座等形式,引导养殖户实施标准化无公害养殖,并在全县予以推广。
目前,全县优质种猪饲养量达到80万头,基本实现农民人均年出栏1.2头商品猪的目标,养猪业年收入达到5.68亿元,纯收入达到1亿元。标准化养猪成为齐河农村的一大主导产业,为农民找到了一条增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