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人傻、钱多,速来。”这是一个在广州的打工者给同乡发去的电报。说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外地打工者在广州容易挣钱的事情。这大概是一个笑话。
如今,这个笑话却一次一次地在我们的身边被印证。从还未降温的房市到逐渐升温的车市,“人傻、钱多”的场景屡屡发生。
本次北京车展的第一天,售价为3800万元的布加迪就被售出。在展出的近千辆车中,这款车价格最为昂贵。据悉,该款车在海外售价为170万欧元(约为1700万人民币),到了中国价格翻了个番还打不住。至于买主,人傻不傻我不知道,但钱多那是“必须的”。
不仅是布加迪,售价近千万元的奔驰迈巴赫,展出第二天已经预订了3辆。难怪法拉利、兰博基尼、宝马、路虎、捷豹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每次都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到位置最佳的展区,在中国露一脸。
虽然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但中国的豪华车消费却是令国际汽车企业眼红的。本届北京车展上,跨国车企的首发车达到了14辆。这在车展中绝对是一个领先数字,一个豪华品牌车企的营销总监直言不讳:“很多豪华品牌的核心市场都在中国。”
激情四射的车展中,隐藏着众多车企的明争暗斗。据悉,宝马今年计划在中国销售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共计12万辆车;奔驰计划销售10万辆车;通用计划销售200万辆车;丰田计划销售80万辆车;大众宣布至2012年将在中国工厂投资44亿欧元⋯⋯
在这些车企眼中,中国市场俨然是一席饕餮大餐。加速在中国扩充产能,全数押宝中国车市,是他们当下铆足了劲的重点工作。
3800万元的豪车布加迪售出后,大众公司还挺后悔怎么不早一点把它引进中国市场。看来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原来这个市场人是如此“傻”、钱是如此“多”!
在中国,钱多是无可厚非的事实。虽然贫富不均,但中国的富豪一大把,愿意一掷千金的不在少数。但是,若谈人傻就无法盖棺定论了,因为每个人的参考标准不一,或许,没有最傻,只有更傻。
但是,在我看来,“更傻”这一称号要非中国车企莫属了。面对国际顶端品牌的长驱直入,面对外资品牌的围追堵截,中国车企似乎还在镇定自若地争些渔翁小利。在车展第二天召开的自主品牌论坛会上,吉利老总李书福的几句话或许颇有代表性:“大人就和大人玩,小孩就和小孩玩,吉利就只能和奇瑞竞争。”
为何要把自己比作小孩?中国车企集体“装嫩”吗?《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的一项调查显示:18款自主品牌车型可靠性差强人意,百车故障率平均值为344,高出被调查的所有51款车型平均值30%。
而央视针对此次车展的专题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买车时最注重的是厂商,60%左右的观展者表示买车首选仍然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的产品。他们觉得汽车作为一种耐用型的消费品,其本身的质量水准关系到使用过程中的后续投入,如果说产品的质量不可靠,那么就意味着自己今后要多掏许多的冤枉钱。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自主品牌这几年的进步,但是相较于外资品牌车企的大动作、大手笔,中国车企为何不能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呢?
如今,盛宴就摆在自家门前,饕餮者却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自己竟然没有吃饱,仅仅成了一名盛宴中的陪客。这样的结局,未免悲情,但不少的中国车企很有可能终将只是一名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