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冒火的车主:
广东匡先生的爱车这次“光荣”入“最”,因为它在火光中“光荣”牺牲了,也让匡先生成为最冒火的车主。
这辆车是一款合资品牌的韩系车,于2008年12月4日提车。2009年12月3日,在车子“周岁”前夕,匡先生正常行驶中,突然左边车道上有人从车里拼命朝他打手势并叫喊,说车着火了。
匡先生一时间慌了神,停车后就跳下了车。由于当时跑得太急,车上包里的两万多元钱都没有拿下来,此时想上车去拿时,又不敢拿生命去冒险。当消防车赶到时,尽管很快便扑灭了熊熊大火,但爱车只剩下一副骨架。
匡先生想不通的是,车子按时保养,也没有任何改装。才行驶一万多公里的新车,怎么会自燃呢?但以后的事件处理更让郁闷的匡先生冒火了:自燃的事件发生后,虽然及时联系了4S店,但4S店并没有派人过来,烧毁的车子被拖到了交警队扣车场。
“厂方代表说两三天后就会出鉴定报告,到时会通知我。一晃4天过去了,我没接到任何电话,只好打电话给4S店咨询鉴定的情况,但得到的答复永远是‘结果还没出来,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这让匡先生既冒火又无奈。
最终,4S店在被催急后,口头传达了厂家的处理结果:“厂家认为汽车的自燃与产品质量无关,无法给予赔偿!”
最倒霉的车主:
某自主品牌车主付先生可以说是我们这期所评出的“最倒霉车主”。他是在2009年3月20日提车。且看他一年来的维修记录:
200公里,怠速2000转不下来!
5000公里,在高速上发动机报警并严重挫车,到店检查后更换“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
7000公里,更换“火花塞”、“缸线”、“点火线圈”!
8000公里,更换“喷油器总成”!
10000公里,更换“氧传感器”,至此挫车基本解决,但又出现加速无力和方向盘抖动故障,更换“发动机电喷线束”!
12000公里,还是加速无力故障,又清洗“节气门”进气道、“三元催化器”。加速无力解决,方向盘抖动依旧。4S店解释说他们这一品牌的车都这样是正常的!不了了之!
18000公里,车窗升降出现故障,更换“车窗升降器总成”!
20000公里,大灯里面有水,更换“前照灯总成”!
22000公里,出现水温低故障,且油耗增高,检查后更换了3个“节温器”都没有解决。后又更换“水温感应塞”。车况略好,但没有彻底解决!
30000公里,底盘异响,检查后发现前减震器漏油。更换两个“前减震器总成”。但底盘异响至今依旧没解决。不了了之!
36000公里,依旧去修理方向盘抖动,得到答复与上次一致,就是抖动是正常的!后又发现后两减震器漏油!4S解释居然也是正常。经过一轮唇枪剑后4S免费更换。
37000公里,又出现底盘异响和方向盘异响,检查后发现动力转向机漏油!更换“动力转向机总成”!底盘更换“承载臂”、“转向臂”等等部件,还是没有解决!而且维修后出现方向盘不正和跑偏现象,与厂家取得联系,没有回复!
最窝火的交手:
田先生:日系某奢华品牌车车主。
第一次过招:2009年12月
田先生:你们让我来提车,可我试车时就发现车辆在行驶中有振动现象。
4S店:此车是运动型轿车,路感强,请再试试看。
第二次过招:2010年1月
田先生:振动现象一直存在,特别是在时速80公里以上振动更加明显,120公里以上已经让人难以忍受。
4S店:等首保的时候再检查。
第三次过招: 2010年2月21日
田先生:我的车已行驶2800公里,来进行首保,但请先解决振动问题。
4S店、厂家技研质量人员:确实存在车辆振动问题,会进行维修。
第四次过招: 2010年3月2日
田先生:在维修的10天里,车辆测试居然跑了600多公里!而且我经过试驾,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时速120公里以上时,振动仍然非常明显。
厂家技研质量人员:这款车都有共振问题,您的车的振动属于正常现象,我们不会再继续进行维修。
最无辜的车主:
2009年11月28日,韩系品牌某款车的车主孙先生开车从长春去往榆树,在行至九大公路上河湾路段时,因躲避一辆摩托车撞到树上,车体两端严重受损。事发时,该车的两个安全气囊均未起爆。对此生产商的解释是“没撞到点上”。
无独有偶,北京的彭先生是被无故弹出的安全气囊撞成轻伤。在一次正常行驶中,突然两个主安全气囊爆出。万幸的是只受了轻伤。下车查看,并无任何碰撞和剐蹭。找到4S店处理,4S店找各种理由说不是产品质量的问题。
最脆弱的发动机:
田先生2008年8月买的日系某款车,跑了2万多公里时,2009年11月2日,因雪天路滑,侧滑到沟下向右发生侧翻,更换了右前侧车门等30多个汽配件,修完车第三天在返京途中,发动机缸体破碎,车拖回北京,定损员认为发动机没有受到外力挤压,破碎与事故无关。
厂家与4S鉴定后表示,发动机问题是事故造成的,但是不予提供鉴定报告。田先生自己垫付了更换发动机的4.8万元。鉴于对厂家的信任,田先生起诉保险公司,但是开庭时保险公司却给法庭提供了由厂家出具的书面证明:“发动机破碎原因不明”。
最让人无奈的回复:
文先生在在2009年12月13日购买了一款美系车,在首保之前故障灯亮了。此后车子陆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4S店,维修人员把三元催化器拆下来,发现三元催化碎了。后维修人员说这是由于油品质量问题造成的,厂家不予理赔。
文先生认为:“自买车之日起就在北京市区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加油站加93#无铅汽油,不可能存在油品质量的问题。对于4S给予的答复,我无法认同。”
媒体聚焦
《中国证券报》:
奥迪变速箱痼疾何时根除
已经有多个奥迪车主反映变速箱的问题。鄂尔多斯的葛小姐向记者描述了购买奥迪车后的麻烦:“2009年3月15日,我在北京中奥通买了一辆A6L2.4。行驶至20000公里,变速箱就有异响了,更换变速箱。行驶至40000公里,发动机拉缸,又要换发动机。但4S店却告知当时没货,要等。在街上对付开了几天,几天之后早上一打着车,就好像飞机开来了一样响,去4S店检查,说是方向机、助力泵或是球头拉杠等都可能存在问题。”从公开的投诉和报道来看,奥迪A6和A4汽车的变速箱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奥迪方面至今仍然没有承认奥迪汽车在质量上的缺陷。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捷达刹车区别对待
《新闻纵横》3月16日曝光了一汽-大众的一份内部通知,在这份一汽-大众给各4S店的内部通知中,要求4S店对一定批次的捷达轿车进行检查,检查的目标是ABS控制单元线束插头是否进水。但是通知只要求经销商对库存车辆进行检查和维修,对已经售出的车辆明确指示不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