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触电”的麻烦
开惯了汽油车的你很难适应电动车,因为它的发动机没有声音,你只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但不知道它能响应到什么程度。
一台白色的大尺寸SUV猛地抢到MINI-E汽车的前面,不停地鸣笛,以抗议对方超车行为。这一幕不是发生在北京街头,而是在洛杉矶比华利的山路上。2008年年底,对于宝马公司邀请试驾的人来讲,遭到抗议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这台电动小车的加速实在太过凌厉——你刚把脚踩在油门踏板上,车子就已经冲了出去,身子几乎要粘到靠背上;当你想踩刹车的时候,它又会毫不顾忌地打个立正,让你前额几乎要撞上挡风玻璃。
大家都想开发绿色节能汽车,但方式方法迥异,丰田和本田在电动车上走得比较远,但走到最巅峰的时候,却把电动机装到了汽油车上,摇身一变成为混合动力;大众和奔驰在柴油机上坚守阵地,但大家都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宝马虽然在氢燃料上走得很远,但面对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这种终极解决方案只能暂时束之高阁。这样一来,纯电动车,特别是小排量的纯电动车就又一次成为全球厂商追逐的对象。
使用电池的MINI-E每百公里加速只需6.8秒;完全充电需要2个小时,可以续航200公里;每月租金850美元。“我们只租不售,普通汽油机的车大概每月的租金只要350美元。”宝马公司宣布将跟踪电动车的用户并进行免费检测。
宝马集团负责人称:“2009年一共有9500人申请试驾这500台车,我们将把其中的50%投放在洛杉矶。电池由美国AC公司提供,是专为这个市场和这个车型研发的。”
宝马也承认MINI-E还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使用的方便性,即使是在美国,也不可能找到更多的充电站;再比如电池的回收,这是连丰田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电池可降解的确是个问题,未来我们可能会和其他电池厂商一起探讨。”而试驾发现的行驶平顺性问题,则带来了安全隐患的质疑。
而在大洋彼岸,中国企业似乎找到了解决电动车麻烦的办法,比如雄心壮志的比亚迪,从公布的数据看,纯电动车的百公里行驶耗电12度,依照0.5元的电价算,百公里使用成本才6元。而其原形车F3汽油车百公里耗油7.6升,按目前每升6.2元的油价,成本是46.5元。相比之下,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是传统汽油汽车的1/8,非常具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比亚迪使用的是铁离子电池,而不是通常使用的锂电池。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林程称,车用锂电池的要求很高。它要求车辆在各种使用条件下,都要保障安全性,不能发生明火、爆炸等事故。最先用于电动车的是动力电池,国内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已初具产业规模。但五六年前,装有该电池的电动车经常出现事故。现在,虽然国内对锂电池的研究进步很快,特别是在电池安全性的问题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锂电池的可靠性还是无法保证。
比亚迪宣布他找到了绕过锂电池的办法,这就是铁电池。铁电池成本便宜,原材料易得,而且寿命长,但它的可靠性是否优于锂电池如今却没有定论。我要说的是,即使铁电池能够更方便、更可靠地使用,我宁愿开烧油的车,因为电动车的性格太过激了,我害怕。
履历
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制作了世界上最初可供使用的电动汽车。比世界第一台汽油发动机汽车早10年以上。
上世纪末,丰田FEHV在中国广东南澳岛进行了出租用车试验;武汉、深圳等地出现了电动汽车的研发机构。由于电动车低温启动和续航技术一直未得到解决,且成本、水平参差不齐,电动车偃旗息鼓。2008年,随着比亚迪铁离子电池技术问世和F3FDM电动车的下线,电动车再次成为焦点。
最新选手:时风、力帆和雅迪电动车价格只有2万元;
最新消息:中国的广汽集团将投巨资研发电动车;
最新政策:国家将鼓励电动车进入家庭。工信部产业司人士称:“国内5个试点城市的私人用车新能源补贴,将只针对纯电池电动车和插电式电动车。”
家谱
美国通用汽车VOLT将于2011年引入中国,售价在20万左右;
奔驰A系列电动车尚未公布价格;
宝马集团的MINI—E只租不售,租金比同级汽油车贵1.5倍;
丰田FEHV在日本、美国和中国试验,始终没有成功商业化;
比亚迪F3 FDM即将量产,价格在14万〜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