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中国
中国的崛起已经让中国专题多次位于《经济学人》杂志封面位置,此次的主题是中美关系,其副标题是“为新的超级大国留出一个位置,这和给中国让路意义不一样,不要搞混淆了”,这一副标题透露了此次专题的中心内容:正视新的超级大国的崛起,不要因惶惶不安而故意制造事端。中国自2008年年底顺利通过金融危机之后,已经更加自信,更加无法容忍被挫败。这表明,在西方不景气之后,一些中国人觉得他们已经不能从西方学习到什么。文章认为,美国应该做的事,一是逐步安抚中国,二是不要因为惊慌失措而引发不必要的对抗。美国和中国在全球来说,不只是对手,他们依旧还是相互依存的经济体。分歧变成冲突时,繁荣也维持不下去。
丰田之鉴
《名车志》3月刊的卷首语对丰田召回事件进行了评论。丰田此次召回的数量之巨、泛围之广、影响之大、关注之深,都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汽车召回事件。美国和日本有媒体认为,此次丰田召回事件很有可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变相体现。光从外因上看,丰田销量下滑似有被人“趁火打劫”的嫌疑。然而若无内因,外因根本无从谈起。究其内因,应该与丰田因过度扩张和抑制成本而导致忽视产品设计及质量监控等问题有深刻的关系。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丰田的遭遇对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国汽车产业无疑是一种警示作用。对于所有想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的中外厂家来说,只有坚守“质量为本、取信于民”的信条,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走向对抗
2月,《商业周刊》中文版封面是《苹果和谷歌为何能成朋友》。1月5日,谷歌做了件非常苹果的事,发布了Nexus One——时尚的触屏智能手机。就在同一天,苹果做了件非常谷歌的事,乔布斯宣布苹果收购了QuattroWireless,这家公司根据用户行为针对手机用户提供定向广告。苹果和谷歌曾经因对阵微软而变成战略伙伴。2007年下半年两家公司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现在两家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具对抗性的阶段。iPhone是苹果最钟爱的产品,谷歌现在触到了苹果的痛处。苹果收购Quattro也有其深远目的,准备通过打造全新的移动广告业务来淘汰手机搜索。《商业周刊》评论说:“竞争将加速创新,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翻新美国
新近一期《大众科学》的封面主题是《重建美国》,不过不是指经济上的重建,而是基础设施的重建。《大众科学》认为美国的基础设施有必要在此次危机之后加以翻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它列举了一系列岌岌可危的现状,60座桥梁、400万英里的道路、3万座污水处理厂迫切需要关注。尤其让人深感无奈的是,宾夕法尼亚州的松鼠已多次造成大面积停电。文章强调了5个方面基础设施的重建:交通、供水、电信、电力、污水处理,并且给出了乐观的评价,因为它认为现在美国人正在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开始重建。因为新科技的应用,美国正在进行的基础设施翻新不是打补丁,而是一种崭新改革。不久,道路和电力线将能够实现智能化,遇到故障自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