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资讯 读者(2009-08)

2009-09-07 16:06: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读者来信

    可靠性对不同群体都有吸引力

    得知《监督与选择》更名为《产品可靠性报告》,我有目的地接触了一些学者、企业技术人员和消费者,与他们谈了“产品可靠性”这个话题,感觉到新的刊物名称对不同层次的人都有吸引力,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

    一是关注产品可靠性的人已不再局限于研究、开发产品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通的消费者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二是关注可靠性的行业范围正在扩大。一些对自己产品的质量有更高要求的企业,都有可靠性方面的具体规划,有的已在实施中。三是消费群体特别希望看到确有指导意义的产品可靠性报告,在消费指导方面的真实、务实是大家的期望。

    新杂志以“透视缺陷产品,揭秘质量差异”为主题,无疑可以在科研、生产、消费等方面架起一座桥梁,这样就有了把杂志办成“集质量技术、质量管理、质量评价于一体的全新质量信息传播平台”的可靠基础。

    江苏无锡读者 龚明

    

    读者来信

    对办好新杂志的几点建议

    在产品可靠性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关注的今天,以“透视缺陷产品,揭秘质量差异”为宗旨的《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应运而生。如何办好期刊,我建议在“三个突出、三个贴近”上下功夫。

    在“三个突出”方面,一是突出独特性。新杂志更名为《产品可靠性报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已经在独特性上占了先机。如何突出可靠性这一新鲜的话题,选好相关的题材,特别是搞好企业产品的可靠性报道,应作为重中之重。二是彰显权威性。在产品可靠性这一独特视角的基础上,让读者了解其中最基础、最全面的理论知识,将期刊打造成质量监督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期刊之一。三是要确保杂志质量的“可靠性”。要在确保所报道的各种产品信息真实可靠的同时,努力提高办刊质量,保证期刊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在“三个贴近”方面,一是贴近企业。企业是产品可靠性的实践者,也是期刊的忠实朋友,要把宣传企业、服务企业作为重点对象。二是贴近生活。要站在关注质量、关注民生的高度,让杂志真正发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作用,力求报道贴近生活、服务大众、引导消费。三是贴近基层。作为质量监督的专业刊物,要适当贴近质监系统,开辟专栏,及时传递质量监督信息,促进产品质量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

    山东蓬莱读者 韩玉斌 王秋实

    

    公 示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合法情况自查工作并重申有关规定的紧急通知》([2009]299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2009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关于期刊申领新闻记者证的有关通知》、《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单位申领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要求,我单位(《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已领取或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09年8月20日〜8月30日。举报电话为(010)84636240。

    已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唐卫国、王越、张炤虎、张雯

    拟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马宁、贺春禄、孟庆荣、秦海霞、吴明建、赵庭锐

    

    如何联系《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84631043 传真:010-84639014电子邮件:china2r@vip.sina.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

    本杂志欢迎读者来信来稿,来信来稿请署真实姓名,写全通信地址,以便奉寄稿费;另请注明办公电话或宅电,以便有疑问时联系。

    《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