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产品 合格率为90%
个别产品有效成分不符合标准要求
■三项指标不符合规定要求
个别产品有效成分不符合标准要求
其中有1种产品有效成分氰戊菊酯含量应为5.0%,实测氰戊菊酯含量为零;有1种产品有效成分辛硫磷含量为15.0%,实测结果不含辛硫磷成分。使用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农药,起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个别产品pH值不合格、水分含量超标
其中有1种产品标准规定pH值范围为4.0~7.0,实测pH值为1.5;有1种产品水分含量标准规定≤0.5%,实测水分含量为4.3%。pH值、水分含量不合格会导致农药产品质量不稳定,达不到产品的预期药效。
部分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
NY608-2002《农药产品标签通则》规定,农药产品的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农药批准证号、有效成分名称及含量、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生产批号、产品质量保证期、生产许可证标志等。抽查中有部分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主要是未标明有效成分含量、许可证产品未按规定标注QS标志等。
■专家解读
负责本次监督抽查的有关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在农药的选购和使用上注意以下几点:
1.看包装。购买农药前要确定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种类,主治什么,兼治什么,然后才能选择农药品种。购药时要认真识别农药的标签和说明,凡是合格的商品农药,在标签和说明书上都标明农药品名、有效成分含量、注册商标、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并有三证号——农药登记证号、批准证号、产品标准号,而且附有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凡是三证不全的农药不要购买。此外还要仔细检查农药的外包装,凡是标签和说明书识别不清或无正规标签的农药不要购买。
2.看外观。如果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有结块现象,水剂有混浊现象,乳油剂不透明,颗粒剂中粉末过多等,以上农药属失效农药或低劣农药不要购买。此外,选购农药要注意农药的一药多名或一名多药,不要买错,特别是杀虫剂。如大功臣、四季红、一遍净、扑虱蚜、吡虫啉等,都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属一药多名;而同叫稻虫净的农药,有的为杀虫丹与BT的复配剂,有的为菊酯类农药与有机磷农药的复配剂,有的为几种有机磷农药的混剂等,药名虽同,其有效成分截然不同。
3.对症施药,适时用药。首先要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确定重点防治对象,并根据发生期、发生程度选好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防治病害,要在病害发生前喷洒防护剂,病害发生后,则要喷洒治疗剂。防治病害要掌握先保护后治疗的原则,抓住最佳施药时机,并连续用药几次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4.合理用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提高药量、浓度和施药次数,过量施用极易发生药害。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尽量使用低浓度药品进行防治,防治次数要根据药剂的残效期和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