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开展明察暗访 巩固整治成效——访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黄序和

2007-12-26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问:黄局长,您好!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福建省在专项整治工作上都作了哪些部署?
   答:8月31日,福建省在福州召开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省长黄小晶在会上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精心运作,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二是标本兼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监管网络;三是强化支撑,着力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四是加强服务,有效落实产品质量监管责任。
   9月初,福建省政府根据《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福建实际,制定了《福建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突出了三大重点,即重点产品(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进出口商品),重点单位(包括: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肉联厂、屠宰场、饲料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鲜产品超市、小食杂店、小型餐馆,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区域(包括: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此外在国务院方案规定的8个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方案增加了水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专项整治。
   问:在专项整治期间,福建省开展了暗访检查周活动,请问此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答: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暗访检查周活动,其主要任务是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专项整治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整个活动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动作大。我省质监局组织7个检查组,深入全省9个设区市,每个设区市至少抽查2~3个县(市、区)开展暗访检查。
   二、抽查面广。在一周的时间里,7个组共抽查了9个设区市33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43%,共检查各类企业136家,检查涉及饼干、调味品、冷冻食品、豆腐、糖果、固体饮料、蜂蜜、蛋制品、食用植物油、面粉、糕点、罐头、酱油、蜜饯、大米、水产品、肉制品、粮食复制品等食品及10类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
   三、方式新。一是不设线路,现场随机检查;二是制作表格,现场点评打分;三是回访暗查,督促逐项整改;四是注重宣传效果。
   四、收获大。一方面,奖罚分明,全面掌握各地对专项整治工作的反应和第一手情况,坚定了做好专项整治各项任务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了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问:请黄局长介绍一下目前福建省专项整治行动的进展情况?
   答:几个月来,福建各监管部门围绕10大任务、22项目标,突出53个重点产品、2472个重点单位和197个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了打击制售质量不合格食品等一系列有力度、有声势的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至11月底,我省确定的13个100%目标进展顺利:重点城市水产品批发市场监测率达到100%;非法进口的肉品、水果、废物实施100%退货或销毁;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设区市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纳入质量安全监测率达100%;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了质量档案;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证照齐全的食品小作坊100%提交质量安全承诺书;县城以上城市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得到清查;县城以上城市市场超市等单位99.93%销售使用定点屠宰猪肉;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99%;食品生产加工企业98.8%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餐饮单位90.95%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
    问:请您谈谈福建下一阶段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安排?
   答:我省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注重运作,注重实效,要强化整治责任,把抓好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要立足基层,着重长效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反复认真督察,在突破瓶颈上下功夫;要高度重视生产加工环节产品和小作坊的监管;要高度重视餐饮消费安全、药品质量安全,着力解决餐饮单位建立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问题,大力推广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餐饮消费环节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确保整治工作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通过督查,找差距,破难点,抓落实,巩固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确保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