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以“特、精、新” 定位基层技术机构工作

2007-05-26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质检科技工作是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生存之本、立足之基。目前,我国质检科技建设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质检部门中尤其是大多数基层质检技术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其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滞后,没有把“科技兴检”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人才匮乏;科技基础环境、设施严重滞后;对科技开发利用不够;科技科研气氛不够浓。笔者认为,质检科技工作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要从基层抓起,在基层列出科技兴检的课题、项目、成果,以“特、精、新”指导基层质检技术机构工作定位。
   所谓“特”,即围绕当地特色产业经济,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推动当地特色经济的质检技术机构,有特色才有生命力。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推动质检技术机构上档次、上水平。反过来,又可以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降低本地产业因外检而造成的高成本,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所谓“精”,即质检技术机构设备要“精良”,不能高低档次互相重复;人员要“精干”,一专多能;工作要“精细”,提高检验水准和检验效果。质检技术机构的好与差,在一定程度上要靠科学、准确、公正的数据说话。要使数据权威性更高、说服力更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质检设备的“精良”、人员的“精干”及工作的“精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们的企业要走出县、走出省、走出国门,关键在以“质”取胜。而以“质”取胜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于当地质检技术机构档次、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设备“高、精、尖”和质检人员业务素质水平。        
   所谓“新”,即工作思路新。一是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及时准确地调整思路。要深入一线、深入企业求策问计。从“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为了一切的企业”理念出发,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想企业之所想,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要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引入诚信机制。通过签署协议、合同,达到规范服务行为的目的。三是要抓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充实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综合文化业务素质。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其检测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努力实现服务地域扩大化,充分利用仪器设备能力,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服务地域,实现与周边县(市)技术设备的资源共享。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基层质检技术机构工作提出以下的具体建议:
   基层质检技术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科技兴国”的精神,开展“如何经营基层科技”、“基层科技兴检的走向”等调研活动,就基层的科技特色、架构、人才培养、资源开发以及科技发展战略等进行调研,制定有效措施和发展规划,虚功实做,扎扎实实开创经营地方质检科技新局面。
   借鉴外行业科技工作经验,每年拨给质检科技的建设经费应达到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不含基建投入),并规定科技事业投入的增长不低于同年财政增长幅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检科技政策,引导项目资金投向,重点扶持技术机构和重点科技项目,加大对科技事业建设的投入,确保先进的质检科技和先进生产力协调发展。
着力质检科技教育,加强质检科技队伍建设。在加大科技投资和调整科技结构的同时,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建设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的质检技术机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质检专业人才。
   积极进行质检科技创新,努力繁荣质检科技的精神,将地区、体制、经济和科技优势转化为科技聚合和科技创新。在质检“大科技”格局下,举办有影响的会展,推出有感召力的质检科技专家等。(作者单位:河北省万全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