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兴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履行工作职责,强化服务意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围绕“食品放心工程”搞服务。生产领域是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兴隆县有食品加工企业203家,企业规模小,作坊企业多,分布在各个乡镇,季节性生产,企业生产条件较差,生产设备不足,工人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较低。针对这些特点,县质监局制定了区域监管责任制,将全县食品生产企业按乡镇划分为三个责任区,实行区域监管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监管人员。对全县生产企业逐一调查、帮扶.整改,建立企业档案210个,实行动态管理。严格监管食品企业加工、销售、储运,认真推行“二图、三卡、四定、五员”具体措施,实行食品添加剂备案使用报告制度,严格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重点食品质量、食品包装材料进行专项抽查,加大食品企业巡查和检查力度,维护食品消费安全。该局2006年对175家生产企业的690批次的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其中合格682批次,合格率98.8%。他们帮助企业培训质检人员达216人次,依法取缔5处非法异地包装食品的小作坊。
对小麦粉、罐头、蜜饯等28类食品开展了市场准入工作。兴隆县质监局的工作人员帮助指导企业规划生产工艺流程,建立化验室,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经过省局组织的检查验收,有96家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通过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林果立县”搞服务。兴隆县山多地少,适宜果品生产,全县推广了板栗、苹果、山楂、优质梨标准化生产,实施了《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锦丰梨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红富士苹果质量标准》三个地方标准。《无公害红富士苹果》在半壁山镇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果品质量和产量,每公顷产量由6000公斤增加到10000公斤,创产值40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兴隆县京东板栗成为地理标志产品,“红富士”苹果被评为省名牌产品。
在深入开展打假治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方面,兴隆县质监局免费在全县几个偏僻的农资销售网点安装“查假一键通”,消费者只要拨打95001111或利用电子扫描仪立刻就可确认购买产品的真伪。同时,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今年共查处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11万元,集中销毁1次,有力地维护了全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电子监管网工作,有10家企业领取了电子密钥,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另外,兴隆县质监局围绕“公共安全”搞服务。他们严格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检验、使用的管理,培训特种设备操作人员216人次,对北水泉雾灵山旅游区、南双洞六里坪旅游区及周边锅炉、液化气站、索道等67台特种设备进行了专项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对学校、医院的采暖炉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隐患,确保安全。截至目前,该局与218个单位签订了特种设备使用责任书,保证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全局已连续3年被县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