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北京1.2万P算力“供给”数字经济

2023-12-05 12:36:15 中国质量报

据新华社电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算力席卷而来,一跃成为新的关键生产力。北京抢占数字新赛道,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形成1.2万P的算力供给规模。其中通用算力8672P,智能算力3402P,超算算力340P。首都云服务商在津冀、晋蒙区域部署的智能算力约4082P,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算力,顾名思义即计算能力。数字重塑世界,算力如同水、电一样,成为基础资源。小到打网约车、订外卖、刷网剧,大到基因测序、气候预测、高端制造,都是“算”出来的。P为算力的量化单位,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100P,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算力。拿科研场景为例:天文学家在20万颗天体的星空图中要定位某种特征星体,算力不足之下,耗时可能超100天;如有100P算力,所需时间仅100秒。1.2万P是什么概念,可想而知。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内首个“算力资源+运营服务”一体化建设工程启动:1000P规模的公共智能算力中心正加快建设,计划明年初上线运营。北京市经信局局长姜广智介绍,北京市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筑牢智慧城市新底座,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截至今年三季度,北京累计建设5G基站10.4万个,当年新建2.7万个,实现五环内全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和典型场景精准覆盖。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一批新基建项目加快落地。如今在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启动500平方公里建设,739台自动驾驶车辆区内测试运行,构建新一代数字出行一张网;百度“文心一言”等15个大模型产品通过备案并正式上线,数量占全国80%……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至4元的GDP增长。算力正加速向各行业各领域渗透。近3年,北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设企业3万余家,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8000家。今年前9个月,全市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4060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44.3%,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226.7亿元,增长10.6%。

锚定算力,深耕算力,做强算力。下一步,北京还将打造京津冀算力廊道,形成以智能算力为主、通用算力和超级算力多元协同的首都地区算力供给体系,为首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杨赵村年产 ...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彰加镇发展“短平 ...

  • 辽宁省锦州市2023年食品安全宣传 ...

  •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举行2023年食品 ...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与该局西华市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