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深圳市质量强市工作纪实

2013-08-19 07:45:43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质量引领发展 创新铸造辉煌

——深圳市质量强市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傅江平

    通讯员 胡 澜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质量发展史上,深圳是一个极具创新色彩的地方。这个城市从来不缺乏速度与激情,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市长质量奖,这里是全国最早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且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这里的专利拥有量名列全国第一,这里曾拥有过全国最多的中国名牌,这里的标准化成果也昂然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开展质量工作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2009年,深圳率先施行大部制改革,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三项职能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一,产生了1+1+1>3的化学反应,从而在全市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大质量氛围。

   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由国家质检总局在2012年4月正式发起,旨在通过建设一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宣传典型,树立标杆,开展区域间质量对比提升,推动各级地方政府从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充分发挥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2011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与深圳市政府签署了《创造深圳质量打造质量强市合作备忘录》,这是国家质检总局与唯一的副省级城市签署合作备忘录;2012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深圳成为全国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城市。

   面对质量大考,深圳人再一次发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绘制出了一幅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宏大画卷。今年6月,深圳市在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活动中,通过了广东省质监局及专家考核组的验收。

    2011年12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创造深圳质量打造质量强市合作备忘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深圳市市长许勤代表双方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

    凝聚共识势如虹

   发展速度迅猛如深圳,早已意识到了质量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模式也由过去单纯追求速度逐步转变为质量效益型。2010年,市长许勤在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树立“以质取胜”新理念和“深圳质量”新标杆。也就是在2010年按照广东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意见》,深圳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率先开展质量强市活动,下发了《关于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的意见》,此后质量强市活动蓬勃开展。

   201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利用较大篇幅对“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必须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圳市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创造深圳质量的行动计划》、《深圳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纲要文件。

   “质量强市”的核心思想与“深圳质量”的内涵可谓是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在理念上的高度契合,使得深圳的质量强市创建工作在一开始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争创工作一经展开便上下配合、八方响应。全市更是以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推动“深圳质量”跨上新台阶。

   质量强市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深圳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入手,全方位推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为此,深圳市政府建立了深圳市质量强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均由市长亲自挂帅出任总召集人,分管副市长主持,负责质量强市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察指导、考核评价和宣传表彰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同时建立了以成员单位相关处级领导担任的质量强市联络员会议制度,负责制定质量强市推进工作任务、措施并负责执行或督导落实;建立了以成员单位科级干部担任的质量强市信息员宣传制度,负责质量强市工作进展通报、信息沟通交流、宣传报道等工作。

   在区一级层面,深圳各区政府也都建立了以区长为召集人的质量强区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涵盖各区主要业务部门,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部署质量强区工作。

   另外,为了加强对质量强市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深圳市政府在2013年8月又成立了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为组长,3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和10个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质量强市工作要想大获成功,单是各级政府动起来仍不够,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有力配合。为此,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拨出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质量强市行业论坛、沙龙等活动,促进了各行业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的力度。目前深圳市有市质量协会、市卓越绩效促进会、市标准化协会、工业总会等参与到质量强市工作,还率先成立了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的专业社会组织——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

    2012年12月24日,国家数字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国检中心”)启用并正式投入运营。国家质检总局刘平均副局长(左三)、深圳市人民政府陈彪副市长(左二)到场祝贺,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徐友军局长(左一)主持启动仪式并简要介绍国检中心建设情况。来自全国质检系统的部分获邀领导嘉宾参加了启动仪式。

    创新体系求实效

   质量形势在各地均有不同,生搬硬套难免不适。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纲领性要求,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深圳给“质量强市”烙上了鲜明的特色。通过创新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建立质量安全的风险防控机制,深圳形成了高效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作为一个出口型城市,产品的质量不仅关系着经济的发展,更代表着城市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在抓产品质量方面,深圳没有丝毫松懈,创新了5大监管体系。一是建立双向追溯产品商品统一监管体系,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质量监管链条;二是建立“食用农产品至餐桌”全链条食品监管体系,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内成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实现食品各环节的统一监管;三是建立可溯源药品医疗器械信息化监管体系,实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四大类产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全程统一监管;四是建立进出口产品“质量+诚信”机制,由“平面化监管”向“立体化监管”转变;五是创新特种设备监管方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全市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阶段分批次推行安全标准化评价工作,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技术检验和使用单位安全责任更加明晰。

   工程质量是“质量强市”的一项重要要求。深圳通过建立九大安全体系(安全生产规划体系、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监管体系、安全检测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评价体系、质量安全预警体系、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体系),强化项目监管和质量责任追究,优质建筑工程不断涌现。3年来,全市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9.5%以上。截至2012年深圳共有14个工程获“鲁班奖”,13个工程获“国家优质样板工程奖”。

   深圳市多个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创新风险防控方式,使得监管能力、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更上台阶。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了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预警机制及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成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评估中心。同时完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机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初步建立有效的出入境人员疫情疫病防控体系,深圳口岸传染病疫情检出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深圳市食安办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日常防控、舆情监测、隐患排查、紧急处置、事故调查、信息发布制度;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深圳市药品生产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方案》、《深圳市药品生产质量风险评估专家工作制度》,遴选并公布确认了药品生产质量风险评估专家。

    2013年8月14日,深圳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深圳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深圳城市质量精神口号及其相关信息。深圳城市质量精神口号确定为:质量成就未来。

    企业经营入佳境

   作为2012年中国内地经济总量居第四的城市,深圳有着太多令人瞩目的光环,在全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洪流中,就像一艘巨轮乘风破浪。而众多企业则是这艘经济巨轮的每一个零部件。显然,百万企业、千万人的力量,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如何有效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这个问题一旦解决,深圳的质量强市工作则将事半功倍。为此深圳市积极放权,围绕企业统筹推进“打扶帮建”的路子。

   强化执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是质量监管的重要任务,大部制改革之后的深圳出拳显然更有力量。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该局充分发挥“大部制”体制优势,构建起相对集中的执法体制,实行专项行动项目式管理,针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统一查处标准,多级同步行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强化执法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在大要案件上落实领导包案,深圳市大幅提升了执法和整治成效。

   树起标杆,引导企业规范化发展。深入企业独家帮扶是最直接的方法,但面对深圳超过百万的庞大市场主体,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各行各业扶起一批“成效看得见、经验可共享”的标杆企业,由此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了深圳市的必然之选。早在2004年,深圳即在全国首设的“市长质量奖”,不断引领企业管理创新。2012年,深圳又进一步完善了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扩大奖励名额,形成了大奖2名、提名奖2名和鼓励奖6名的梯度奖励制度。此外,在8个区(新区)设立区长质量奖,市区两级质量奖评选专家资源共享,统一组织,分层推进,形成了“一市八区”的政府质量奖体系。多年来,华为、中兴通讯、招商银行、创维等优质企业在市长质量奖上斩获殊荣,形成示范作用。据统计,深圳有超万人参加了《质量发展纲要》学习,2000余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194家企业建立了首席质量官制度。

   帮在实处。在全球信息互通的时代,专利和标准逐渐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取行业话语权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而这也正是深圳许多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桎梏。为此,2007年发布的《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0)》明确提出,鼓励支柱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形成技术标准联盟,通过联盟标准引导产业链企业加强分工与合作,推动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提高产业竞争力。2011年出台的《深圳市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纲要(2011-2015年)》又进一步指出:在深圳市专利联盟和标准联盟的基础上,推动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以技术标准和专利许可为纽带构建产业联盟。至今,深圳市累计对标准联盟培育投入近千万元的财政专项资助资金,诞生了钟表标准化技术联盟、数字对讲机企业标准联盟、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企业标准联盟、LED产业标准联盟、金融服务业标准联盟、电子商务企业标准联盟等10家企业标准联盟。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应运而生的企业标准联盟应运而生已成为深圳市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夺取标准话语权,提升产品质量及品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建出秩序。一个稳定良好的发展秩序,就像一台大机器上的运行程序,一旦形成,作为零部件的各企业都将围绕其有条不紊地运作。而这也正是深圳市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和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所要达成的目标。

   2012年,深圳市先后安排4233万元资助63家战略性新兴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在推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与国家质检总局的合作,罗湖区和南山区分别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全国黄金珠宝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移动电话研发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加快手机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出台了《关于规范促进手机产业发展质量的意见》,推动手机厂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成功推动深圳市手机产业和华强北等重点市场转型升级,主要做法和经验获国家质检总局肯定,并刊登在国务院办公厅简报《各地要情》上。

   完善的企业诚信体系是深圳的另一个亮点。目前深圳建成全国领先的企业征信数据库,征集了190多万家市场主体共2.6亿条信用信息,全面包括名牌产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机构、企业标准化、行政处罚等质量信用信息。

   “整顿打击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则是规范提升。”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徐友军如是说。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承载体和主力军,企业有质量了,城市的总体经济也就有质量了。深圳对于企业的政策正是这一观点的最好证明,整顿一个产业,培育一个产业,规范一个产业,提升一个产业,而众多的企业、产业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也使得深圳经济逐步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深圳市美丽的城市风光

    以人为本更美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总量的发展对于深圳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难题,而各种数据诸如生产总值、企业数量、出口总值、人均收入等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也纷纷佐证了这一点。但城市发展到这个程度,是不是该有更进一步的追求?深圳市的质量强市工作既做“规定动作”,又做“自选动作”,将质量在更大范围与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相结合,使经济更有效益、民生更加幸福、城市更有魅力、文化更具品味、生态更加美好、政府更趋高效,从而极大的提升了质量效能。

   一组数据就充分反映出了深圳做出的选择和努力。2012年,深圳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美元,跻身两千亿美元级城市俱乐部,同时资源消耗总量实现了“三个下降”,用水总量较去年下降0.61%,汽柴油销售量下降1.79%,制造业用电量下降1.06%。

   另外,今年7月环保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深圳市入选10大空气质量较好城市,且是唯一入选的一线城市。

   这说明,深圳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城市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时,其对于生态的破坏也被不少人诟病。而深圳,正大步跨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行列。

   “质量强市”对环境质量提出了要求,近年来,深圳的环境不断改善。2012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年度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5天,占总天数99.7%;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四年保持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61%;绿化覆盖面积97670公顷,公园总数达841个,居全国之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6平方米,建成省立绿道347公里,城市绿道772公里,社区绿道1091公里,实现了平均每1平方公里面积有1公里绿道的目标,形成总长2210公里的绿道网络体系。

   深圳绿色交通、建筑也大步流星的发展。目前,深圳投放纯电动巴士1200辆、混合动力巴士1800辆、电动出租车800辆,成为全球新能源公交大巴、出租车推广应用数量最大、车型最齐全的城市;据《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新开工建设项目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LED路灯改造计划和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今年6月正式启动的全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深圳改善城市环境的另一个重磅举措。635家工业企业和200栋大型公共建筑物被纳入碳交易市场体系,在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创下四项第一:第一个制定碳核查地方标准规范体系、第一个启动碳核查工作、第一个完成碳核查工作,第一个开展碳排放交易,构建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

   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发展的目的。在深圳,每一个市民对于质量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浓厚的主人翁意识。深圳早前决定在有“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称的大鹏半岛兴建煤电厂项目,引来了各界的极大反响,43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撤销,市民、网友纷纷发声,最终使得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和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先后投了反对票。该项目的下马,似乎是市民在找政府的茬,然而这正是深圳市政府尊重民意,贯彻“深圳质量”的体现。

   今年5月,深圳市通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26家成员单位的外网开展城市质量精神口号的征集活动,短短时日之内即从市民当中征集到逾2500条口号,并累计收到投票37000张,最后确定了“质量成就未来”作为深圳城市质量精神口号。这充分说明,深圳市所有市民对推动城市质量发展的参与度极高,而这也与深圳市不遗余力的宣传分不开。

   自创建质量强市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市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质量氛围。组织策划在《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媒体开展行政首长谈质量系列宣传;举办首届中美质量论坛、深港高层质量论坛、泛三角地区品质论坛等交流活动,推广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经验;拍摄“以质量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市长质量奖专题片;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办质量管理小组选拔赛,组织质量强市标杆企业学习交流会等;与国家质检总局合作在比亚迪建立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

   把深圳比作船,质量强市活动则是一面高高矗立的帆,帆要鼓起,需要掌握好提挈的绳,借助强有力的风。这掌帆者,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而这风,则是深圳百万企业、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三者协力配合,相辅相成,深圳则能扬帆起航,直济沧海,再谱新时代的荣光。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