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艺术 火的结晶
——四川雅安市荥经砂器
雅安4.20地震灾区地标产品介绍
编者按
4·20四川地震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地震虽已过去一个多月,但接之而来的灾后重建工作任务艰巨。地震的重灾区雅安,山清水秀,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众多颇具地方特色的产品,这其中的蒙山茶、汉源花椒、雅鱼、老鹰茶等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还有荥经砂器、汉源坛子肉等一批特色产品正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过程中。
此次灾难对地标产品的生产经营带来极大的破坏。为对灾区地标产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尽一份绵薄之力,本周刊从今日起特开设《雅安4·20地震灾区地标产品推介》公益栏目,并刊登地方政府地标主管部门的联系电话,希冀更多的读者了解灾区的地标产品,积极选购灾区的地标产品,在品味美食、享用美器的同时援手灾区建设。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诚请广大读者与我们一道,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关爱。
□ 本报记者 龚志伟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观景平台;这里有千年古桢楠;这里有3000年历史文化传承;这就是熊猫家园、鸽子花都——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
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孕育了璀璨的荥经文明,也创造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砂器就是精髓所在。
荥经砂器的制作可追溯到历史上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根据考古专家对严道古城遗址附近春秋战国墓葬和秦汉墓葬出土的砂器陶器进行研究,发现春秋战国时的陶器其原料、配料、器型、制作工艺已具备了荥经砂器的主要特征;而秦汉时的陶器其配料成分、比例、器型、制作工艺、烧制温度均与今天基本一致。
荥经砂器古朴、美观、大方,作为生活器具一直沿用至今,更由于其制作材料高岭土(俗称白善泥),无污染,无有毒有害元素,具有生态性。而此黏土仅荥经古城坪特有,具有唯一性。由于不含重金属,分子结构稳定,故历代中医熬制中药都要求使用荥经砂器。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费城展出,荥经砂器以保持离火后砂器内的汤仍沸腾数分钟而震惊四座。60年代初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拍摄了荥经砂器的纪录片,但因当时生产技术落后,虽具美名的荥经砂器却空负盛名不能形成规模,走向世界。
荥经砂器盛装食物保鲜和留香除异味的特点是由荥经所独有的两种原料所决定的,一种是荥经古城坪特有的白善泥,另一种是荥经所特有的独联碳。独联碳具有发热量高、含硫量低、灰分少的特点,而荥经古城坪所特有的白善泥尤为神奇。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相邻县份纷纷效仿该县建立砂器厂,聘请多位荥经砂器师傅前去制作,用同样的原料配比和同样的工艺组织生产却终不能成器,很快纷纷倒闭。
荥经砂器的制作方式分为采料、粉碎、搅拌、制坯、晾坯、焙烧、上釉、出炉、入库等几道程序。其工艺要求环环紧扣,一丝不苟,其中尤以制坯造型是砂器工艺的重要环节。手工的轻重、图案的精致、打磨的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焙烧的火候、上釉的优劣也决定着产品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消费者对荥经砂器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荥经砂器中的细砂茶具、优质砂锅发展迅猛,特别是细砂茶具式样新颖,满足现代生活对茶具的需要,砂器又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荥经砂器发展至今,已形成年产量约300万件,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的生产基地。
2012年,荥经砂器迎来发展的春天。作为建设现代生态旅游城市的一个重点项目,按照以砂器产业、严道古城历史文化、茶马古道、会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及艺术品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政府规划将荥经砂器产业深化提升,与国内国际陶器艺术家一起联手打造荥经砂器国际陶艺村项目。最近,荥经砂器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式审查,即将迎来专家技术审查。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联络人:汪其兵,电话13908165651)
链接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