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架提升之桥
——河北省正定县质监局建立名优企业联席会制度纪实
□ 郑丽娟 朱永盼 本报记者 王 越
“本来我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参加的,没想到公司产品竟然顺利申报了省名牌产品,看来名优企业联席会制度是办真事、办实事的。”河北石家庄新泰特种油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峰所说的“名优企业联席会制度”,正是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质监局今年以来为服务当地企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举措。
10月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丁峰还感触颇多:“我们的主打产品金属轧制特种油,往年按名牌目录中的普通润滑油申报,缺乏竞争力。参加名优企业联席会后,我们建议增加和调整名牌目录,正定县质监局上报后在2012年的名牌评价目录中增加了金属轧制特种油的产品,公司今年顺利申报了河北名牌产品。我们参加了3次名优企业联席会后有很多的收获,申报了名牌产品,产品竞争力提升了,企业利润增加了。”
记者了解到,最初正定县的多个企业在申报名优产品等称号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借鉴,无从下手,希望向已经获得名优奖项称号的企业学习。同时,由于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部门对企业缺乏深层次了解,想帮企业也不知怎么帮,相互间希望有一个加强企业和部门之间了解的平台。“正定县名优企业联席会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时而生的。据正定县质监局局长张洪涛介绍,联席会就是组织全县曾获得中国名牌、河北名牌等荣誉的21家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一般由质监局发起,根据企业和部门的实际需要,组织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参观先进的生产现场,充分征求企业建议和需求,帮助企业做好打假保名优工作,同时收集整理其他问题并帮助解决。
今年3月30日,首届正定县名优企业联席会在河北小蜜蜂工具有限公司举办,共有河北久强建材有限公司、河北天天乳业等14家获中国名牌、河北省名牌、省优质及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的企业参加。联席会上,众多企业就质量管理、质量认证、采用标准及河北省名牌产品目录修订完善、产品防伪等进行了交流沟通,并提出适时组织全县企业走出去到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学习参观、联系专家对质量认证实际运行进行现场指导等多项建议。对此,正定县质监局一一进行登记,逐一细化分解,并确定了具体落实时间。
6月5日,第二届名优联席会召开,就正定县今年名牌产品现场审核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管理中的不足,给予企业指导性意见及建议,并具体帮扶和督促企业做好进厂原材料把关、出厂检验、关键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等。会后,与会者到正定县标杆企业河北苹乐面粉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学习。
9月末,正定县质监局组织召开了第三届名优企业联席会,集中学习了《质量发展纲要》、《石家庄市政府质量奖》等文件,部署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工作,各企业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还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详细了解掌握名优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调查了对县质监局的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等。
在第二届联席会上,河北蕙兰面业公司的质量主管黄书茂提出,想到比自己技术水平高的河北黑马粮油工业公司参观,希望学习面粉加工生产中的相关技术问题。为此,正定县质监局通过协调、联系、沟通,使蕙兰面业人员通过到黑马面业生产现场参观学习,对解决出粉率等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蕙兰面业公司总经理梁喜平说:“通过学习后改造,我们的出粉率当月就提高了1个百分点,决定面粉质量等级的灰分指标也从0.65降为0.60,仅这一项当月就增效4.8万元,节约电耗1.8万元。以前人家都不让我们进厂门,现在则与黑马面业公司建立了对口对标的关系……”
在第三次参加联席会时,黄书茂又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刚刚上马挂面项目,希望带我们去挂面龙头企业金沙河公司去学习学习,同时建立对口对标关系。”
“联席会就是给企业架起一座桥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名优企业知名度、信誉度、管理水平,协助企业做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企业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方便得到主管部门支持和帮助,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目前以我局为主,工信局、发改局、工商局等其他有关部门随着此项工作的开展,也将陆续常态加入。”张洪涛说。
目前,正定县共培育了32家名优企业、两家服务名牌企业、两家河北省服务质量企业;组织召开了3次名优企业联席会,为企业提供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对10家名优企业开展发展状况年度调查,对这些企业的质量提升进行了有效跟踪。《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