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四川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继续领跑全国

2012-01-04 08:18:34 中国质量新闻网

特色产业的助推器 富民强省的金钥匙

四川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继续领跑全国

   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图为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左一)视察广元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区。

   国家质检总局对四川省地标工作一直十分关心支持,图为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向法国友人介绍郫县豆瓣。

   四川省质监局对地标工作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图为刘云夏局长(中)带头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基层开展地标工作。

总工程师陈高原向法国友人赠送蒲江雀舌

攀枝花国胜茶采茶

双流冬草莓

    □ 李劲松 本报记者 龚志伟

   新年到来之际,在捷报频传的天府大地,一条喜讯让人格外关注和振奋——四川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已达124个,居全国第一!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四川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再次交出了一份让人赏心悦目的成绩单,地标工作所创造的“四川奇迹”跃然纸上——2011年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8个,占全国新批总数的34.2%,全年新批总数、公告受理数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已有513家单位(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地标产品的生产总值已达约5000亿元;依托地标建立的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达700多个,总面积达70万公顷,惠及农户、养殖户达1000多万人……

   历时十年的地理标志保护推广之路,四川省从零起步,如今领跑全国,是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全省质监系统齐抓共管以及各地政府部门的同心协力,共同撑起了四川省地标保护的一片“艳阳天”。

   目前,一场培育申报、做大做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热潮在“天府之国”如火如荼地掀起,全省上下呈现出“重地标、说地标、干地标”的喜人场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了巴蜀特产“走出蜀道通四海”的镀金名片,全省农民发家致富的金钥匙,“质量兴川”战略的强力助推器,为四川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

    领导重视

    打造富民强省的“世界名片”

   今年以来,全国迄今最大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项目——“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标申报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个积聚了川酒“6朵金花”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沱牌等全国知名大型白酒企业以及中、小型白酒企业7000余家,被誉为中国白酒“最大的产业集群、最大的品牌群、最大的产能群、最好的政策洼地”呼之欲出,这将为川酒千亿产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活力,对中国白酒产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的设计者、川酒抱团实现原产地保护的最早推动者,正是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

   那是2008年1月,刘奇葆书记到泸州考察调研,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他当场嘱咐:“整体包装,打造中国白酒产业的‘波尔多’。”同年8月,高瞻远瞩的刘奇葆书记再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打造‘白酒金三角’,建设中国白酒‘波尔多’。”由此,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宏伟战略构想横空出世——依托川酒“6朵金花”的实力和知名度,联手川内及周边其他白酒厂商,将四川省泸州市、宜宾市以及赤水河北岸三角区打造成全国首个白酒集中发展基地,推动四川白酒成为享誉全球、畅行世界的知名品牌。

   去年年初,刘奇葆在四川省质监局报送的《关于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争创工作有关资料》上,再次作出“此项工作很有意义,将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奠定质量基础”的重要批示,将这一宏伟申报项目推上了一个新高潮。目前,“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标申报工作已经进入公示阶段,即将经过专家评审。

   四川是农业大省,凡是涉农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刘奇葆书记尤为重视。使人记忆犹新的是,2007年,刘奇葆书记上任初期即到广安调研,当得知当地拳头农产品龙安柚遭受假冒产品的侵害,果农收成不佳时,他当即指示:要善于用标准化工作指导和推动发展,给龙安柚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

   回到成都后,刘奇葆书记心里始终装着邓小平同志家乡的老百姓,虽然工作繁忙、日理万机,他还是多次关心龙安柚的地标申报进展,并先后作出了“很好,我们要善于通过标准化工作指导和推动发展”、“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发展和保护特色农产品的一个有效办法”等重要批示,为地标工作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全省申报培育热情,极大推动了全省地标工作的纵深发展。

   与此同时,四川省的许多领导都为地标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省长蒋巨峰十分关心地标工作,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各地地标申报与运行情况,对申报成功和效果良好的项目,他还时常亲自给予表扬和鼓励。省委副书记李崇禧、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分管副省长黄小祥等领导也深刻认识到地标工作的重要性,他们与各部门和基层的同志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研究做好地标工作的政策办法、一起探索做大做强地标产品的发展之路。

   为此,李崇禧多次主持召开四川泡菜和四川白酒的研讨与推介大会,亲自为地标产品当“宣传员”和“推销员”。而四川省质监局的同志告诉记者,为了推动地标工作的有力开展,黄小祥副省长多次放下其他工作,亲自带领申报团队飞赴北京,向国家质检总局领导汇报、接受专家评委咨询,经常天没亮出发,天黑了才飞回四川忙别的工作……

   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成为全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欣欣向荣的坚强“后盾”,也让许多的难题迎刃而解,各地申报培育热情空前高涨,四川省地理标志发展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风光无限的暖春。

    质监努力

    开创地理标志保护的“四川标杆”

   龙泉驿水蜜桃、苍溪雪梨、都江堰猕猴桃、宜宾酒、会理石榴、安岳柠檬、郫县豆瓣、双流草莓、峨眉竹叶青茶叶、通江银耳、蜀绣……在物华天宝的“天府之国”,一个个响亮的特产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然而数千年来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盆地意识”,使许多四川特产距离走出蜀道、辐射全国、放眼世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特色产业升级壮大的助推器,如何下好地理标志产品振兴地方特色产业这盘“大棋”,提升四川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成为摆在地标培育“主力军”——四川省质监局面前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题。

   为此,四川省质监局将地标工作作为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抓手,专门成立了地标工作办公室,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亲自担任组长,要求系统上下全力以赴、尽善尽美,力争地标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自此,在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基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交流会场,总会有刘云夏局长和省局领导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为全省地标工作总体规划运筹帷幄,为涉及地标的诸多企业出谋划策,与地标产品养殖户交流心得,到全国各地采集地标产品培育“真经”,对全省各市州地标保护工作奖励先行、督促后进……全省地标发展所面临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和主要“瓶颈”,总有刘云夏和省局领导们的悉心指导和建设性建议。

   分管此项工作的四川省质监局总工程师陈高原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深的技术造诣,经常奔赴全省各个地标工作一线排忧解难、把关领航,而具体负责的科技处在姜德玉处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地标工作“排头兵”的作用,热情服务、尽心尽责,逐渐走出了一条推陈出新、锐意进取的好路子,得到了申报单位和各级政府领导的一致称赞。

   为了将国家地理标志工作制度化、长效化,省局率先组织编印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手册》,把地标工作纳入对21个市州局年度目标管理,严格考核、跟踪督察、定期通报、奖惩分明。省局还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予申报组织者一次性工作经费补助,各市县局也落实专门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申报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地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全省质监系统还组织专门力量,不辞辛劳、爬山涉水,走遍了四川的山川河流,对全省特色优势产品进行了全面普查、筛选,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全省地理标志产品地方资源库,把地方名优产品列入地理标志保护培育的梯队,构建了四川地标产品纵深推进的强大后方基地。

   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孪生兄弟”,近年来,四川省相关标准化工作也齐头并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全省质监系统制定了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6项、省级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13项、市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43项、县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10项,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17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124个产品全部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建立的标准化示范区达到700多个,总面积达70万公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怀着对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们对四川的地标工作更是悉心指导,倾注了心血与厚爱。总局科技司武津生司长、侯玲林副司长、裴晓颖副巡视员等领导和同志们将此作为创先争优与“走基层、访民情”的有效载体,除了经常到四川地标工作基层一线帮扶,还积极组织四川地标产品到北京、上海等地推介展览,并提供了四川地标产品走出国门的机会,先后组织四川代表参加了中欧地理标志论坛、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创立大会等,组织获批地标产品集体到法国巴黎参加第48届国际农业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实际效果。最近,四川省人民政府还专门给质检总局写了感谢信,衷心感谢总局一直以来对四川质监工作特别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正因如此,四川省地标工作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以标准化技术为基石,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名片,以特色产业为龙头,一大批久负盛名的四川特色产品脱颖而出,一个个以地理标志产品为依托的优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角,做到了“创一个地标、兴一批企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

   2011年12月28日,蒋巨峰省长在省质监局有关地标工作的报告上欣然批示:工作卓有成效,谨表祝贺。

    万众一心

    描绘升级发展的“产业蓝图”

   伴随着“质量兴川、地标引路”的密集鼓点,四川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呈现出政府领导、质监努力、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大好格局。而每一个地标产品背后,都凝聚着各地政府、企业、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辛勤耕耘和细心呵护,充分体现了他们申报培育的“主人翁”意识,成为四川省地标工作蓬勃发展的深厚根基。

   2011年9月,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汶川羌绣”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破了当地国家级地标产品“零记录”,标志着震后汶川产业重建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这将载入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的光荣史册。

   在四川省灾后重建的艰苦征途上,阿坝州、甘孜州、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等受灾地区政府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灾区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的新举措,从资金、人才、资源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地标产品申报开辟绿色通道。都江堰厚朴、苍溪雪梨、彭州大蒜、青川七佛贡茶、汶川羌绣等一批来自灾区的特色农产品相继获得保护,有力地支持了地震灾区的产业重建,一大批颇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从废墟上坚强崛起,正在发挥着推动灾后重建的加速器作用。

   “西部之心”成都市在近年来建设“世界现代化田园城市”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将地标工作当成了其有力推手,副市长赵小维多次强调地标工作对传承历史、发展产业的重要意义,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时也是走一路说一路,督促各区县主要领导将其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在全市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地标培育申报活动。成都市质监局的同志告诉记者,过去质监局主动上门服务地标事宜,有的地方还爱理不理,现在是各区县的书记、县长主动找到质监局,要求加强对地标工作的支持指导,各地对地标工作的重视与投入都大大增强。如今,成都市目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20个,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

   巴中市地处川东北的秦巴山区,曾经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巴中市将地标工作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全力以赴抓地标。他们在2011年上半年成功申报两个地标产品后,下半年又一次性申报了南江黄羊、南江杜仲、南江厚朴、罗村茶4个地标产品,目前已经被公告受理。

   攀枝花市在“国胜茶”和“苴却砚”成功申报国家地标产品后,当即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分别奖励了50万元,树立了争创地标名牌的标杆;为了保证“西昌洋葱”能够成功申报地标产品,西昌市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地理标志推广工作,提供了申报的资金支持和大量的政策“绿灯”;南溪豆腐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后,南溪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南溪豆腐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委员会”,依托骨干企业,形成集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科研机构为一体的地理标志产品技术创新体系。

   凉山州委书记瞿占一、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宜宾市市长吴光镭、巴中市市长周善安、攀枝花市市长刘晓华、广元市市长马华等,他们都对地标工作关心重视、全力支持。许多的县委书记、县长如今对地理标志工作也胸有成竹、如数家珍。省质监局科技处副处长杜泽均告诉记者,蒲江县委书记施跃华、南溪县委书记李学焦、大竹县委书记许国斌、开江县县长王成等对地标工作已经比内行还内行,对全县产业特点、分布地域、发展状态,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比不少搞地标专业的人士还要精通。

   在四川省长宁县,八旬老人黄文培可谓家喻户晓,她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老人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一手带大的“闺女”——长裙竹荪,能够穿上地理标志的“嫁衣”,让全县农民都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虽然黄文培牵头的地标申报工作遇到了不少阻力,甚至一度搁浅,但老人锲而不舍的“狠劲”,感动了许多人,申报工作也得到了省、市、县3级质监部门的鼎力支持,目前各项申报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四川省数年如一日地践行地标产品振兴产业战略,各地纷纷以地理标志产品为媒、各辟蹊径,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使得四川各地的“地标之花”常开不败,如“梨花压枝头”般生动和喜人。

    书写传奇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前景无限

   两条鲢鱼卖了3.6万元!当媒体惊呼这是“史上最贵的鲢鱼”时,有人却对此不以为然:“我们的鲢鱼是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精品,品质决定价格,3.6万元还算打折便宜了!”说这话的正是两条鲢鱼的主人——四川省资中县鲢鱼养殖大户张刚。资中鲢鱼自从获得国家地标产品保护后,迅速成为了享誉国内的品牌产品,成为各地慕名而来的客商的抢手货,身价自然就水涨船高。

   而像资中鲢鱼这样“点石成金”的传奇,只是四川开展地标产品保护十年来硕果累累的一个缩影。南溪豆腐干2008年实施地标产品保护后,总产值从不足3000万元,发展到2011年18亿元,质监部门还专门在该县建立了省级豆制品检测中心,以帮助其继续做大做强;自从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后,都江堰猕猴桃、苍溪猕猴桃出人意料的抢手,一时供不应求,价格从过去的几块钱一斤一路飙升至数元一个,广元市在参加上海世博会期间,最后连代表团作为自备礼品的两箱苍溪猕猴桃也被外国人以20元一个买走。因为地标这枚神奇的标签,安岳柠檬正谱写着“中国柠檬之都”的现代神话,演绎着农业产业现代化的传奇。如今,安岳柠檬的品牌优势日趋明显,已经占据了中国柠檬80%的份额,外贸出口更是势如破竹,远销阿根廷、东欧、东南亚、中东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50%,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成都市地理标志产品催生了720家企业,解决了75万人就业,实现年利润22.9亿元,比保护前增加10多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和产业发展。都江堰猕猴桃、蒲江雀舌、双流冬草莓分别以6.43亿、5.43亿、4.75亿的品牌价值跻身全国地标产品百强。

   “一个小小的标签,书写了龙泉驿水蜜桃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这是成都市龙泉驿果农在水蜜桃获得地标保护后的切身感受。

   “获得地理标志后,真正的大山香米售价比普通米高出30%左右,我们的收入大大增加了。”说起大山香米成为地标产品后的变化,仪陇县立山镇长胜村农户张有才合不拢嘴:“如今,县里以米业为突破口,还带动了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和产业的整体发展。”

   目前,四川省地标产品的生产总值已达约5000亿元,比2008年统计的2500亿元高出一倍。许多产品获保护后价值成倍增长,也拥有了远涉重洋的“国际通行证”和“敲门砖”,其中,有35个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保护前出口量2.5万吨,获批保护后出口量达到12.1万吨,出口额比保护前增加9.8亿元,出口产品的品牌效应和出口规模日益增长,发展前景广阔。数据显示,全省地标产品所在区域的权益人年均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00元,比保护前增长约20%,惠及农户、养殖户达1000万人,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已成为转变全省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这,就是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品牌建设成果的生动表现,它充分显现了品牌的力量!

   “我们深切认识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是质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下一步,质监部门将对获得保护的产品加强保护和规范管理,使四川省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能得到永续利用、持续发展。”四川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表示。

   骏马已知征途遥,不用扬鞭自奋蹄。当承载着无限生机与希望的“十二五”阔步走来时,四川省必将以更健全的申报机制、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更科学的培育机制,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项功在当代、利在未来的时代工程尽善尽美、发扬光大,一个地理标志助推万亿产业的宏伟蓝图在千里巴蜀大地正徐徐拉开帷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