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林 鸣:“偷”得浮生几分闲

2011-05-10 08:32:01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林 鸣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勤奋努力,珍惜光阴的人。长辈提供的光辉榜样当中,没一个是懒汉。想想这伙人游手好闲的模样,心里都不舒服。然而,我最近却悄悄向人建议:“您应该学会偷懒。”一位官员朋友,为了把每份报告都写得漂亮,常常半夜还在办公室推敲,结果累出一身的病。某成功企业家,最擅长带病坚持工作。我劝他出去锻炼,此君顿时露出一脸无辜:“你叫我偷懒?这也太奢侈啦。”我只好像个“教唆犯”似的解释:适当让工作“减速”,能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他们问:“怎么个偷懒法?”我说:比如在一个不太重要的会上打个盹儿;外出的路上,悄悄拐到公园,散一小会儿步。再比如,过于疲惫之际,就向同事撒个谎,找个清静地方眯一觉。他们听完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身又扑在岗位上。剩下我自己扪心自问:连偷懒都不会的人,是一个完美的人吗?

   很荣幸,专家站出来帮我说话。日前英国著名公共健康专家表示,早起并且整日忙忙碌碌的人平均寿命较短。他甚至武断地说:“如果你希望长寿,一半的自由支配时间应该被浪费掉。”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管理制度,都是把人们的日常时间填得满满的,使之疲于奔命,透不过气来。然而科学家告诉我们:处于快节奏期间的现代人,要学会主动休息,打破以前那种累了才歇的传统观念。主动休息的方式包括生理调适和心理保养两种,后者包括心静,心怡,心安,心诚,心善等等。一句话……心安体健,有效工作。聪明的人发现:其实“偷懒”的方式很多,除了前面我的那些“馊主意”,甚至走神儿也受到夸奖——心理学家表示:人们习惯上将走神儿与注意力不集中等消极的东西联系起来。但研究表明,大脑在我们做白日梦时非常活跃,活跃程度远远超过聚精会神的时候。做白日梦所占用的时间最多可达到清醒时间的1/3,这是一种重要的认识状态,这种状态有助于对重要信息进行梳理。这就是说,做做白日梦,一不留神也能创新。有趣的是,科学家有时也会热衷研究一些“不正经”的课题。英国金斯顿大学的教授居然说,睡醒后不叠被子有益身心健康。经其研究显示,乱七八糟的床铺也许有碍观瞻,却可有效地限制被褥螨虫以及尘螨的生长,有效地减少灰尘过敏和哮喘患者的病状。如果被褥保持原状,外面空气中的潮湿和水分就无法进入,最终导致各类螨虫最终干渴致死。科学真是好东西,能帮咱们找到种种偷懒的理由。

   当然,偷懒是有境界的。一辈子好吃懒做,把偷奸耍滑当日子过——这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偷懒和空虚不是孪生兄弟。那些会“偷懒”的人,懂得把工作节奏安排得波澜起伏,错落有致,用“充电”的方式保持激情。换句话说,既然连劳累都怕,还怕偷得浮生半日闲?平时,许多人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总认为还能换取效率和潜能,好让个人的GDP比别人多出若干百分点,头上再添加几道光环。然而即便这样,你也不可能拥有两次人生。而且,还可能丢失诸多快乐,比如欣赏风景,享受下午茶,或陪父母吃饭说说话。由此看来,我们前进的脚步,经常用“科学”的标准衡量一下为好。《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