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开始“新”生活——延安插队生活(三)

2011-05-10 08:31: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 一 平

   进村的第二天,早饭是老乡做的小米粥和一种吃起来很酸的窝窝(糜子面做的),真是太难吃了。早饭后我们几个女同学到村子里转转,看到老乡家里很贫穷。山上没有水,他们吃水要赶着毛驴到山下河沟里驮水,毛驴是山区老乡的主要交通工具,很是金贵。每家每户用水要有定量,因为驮水的驴是队里饲养的,是公家财产,要轮流使用,因此驮回来的水只限做饭用。这可是我们遇到的一个大难题,每天洗漱、洗衣服怎么办呀?

   当地人当时每天不洗脸,他们一生才洗两次澡,出生与死亡时才洗澡。因此看不见他们皮肤的本来颜色,统统都是黑色的,只有两只眼球是白的,难怪他们看起来像是原始人。

   这里人做饭倒不用洗菜,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蔬菜。老乡们一年四季只吃腌制的酸萝卜,每年秋季队里分了萝卜,家家户户切萝卜丝,一切就是好几天,切好的萝卜丝放进大缸里压上石头,等待发酵。他们一般是家里有几口人就腌制几缸萝卜,他们甚至连盐都买不起。有一次我买了点盐腌了一缸咸萝卜条,当我正在院子里晾晒时,老乡们谁过来谁吃,都说真香呀,甚至连驴过来都偷着吃。

   这里每年只有春节才杀一回猪才能吃上肉,食用油一年也就分上一斤或两斤。点灯的煤油也买不起,在墨水瓶里插一个棉花芯,有一个很微弱的光亮。可就连这一点小光亮他们也要节约,因此天一黑就上炕睡觉,难怪家家都有十几个孩子。真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

   这里的贫穷落后真是难以想象,他们的穿着还停留在解放前。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大缅裆裤,布料都是自己织的粗布,鞋是自己做的砍山鞋。我们的到来给小山村带来了活力与先进文化,在我们的影响下,他们也学着做制服裤子和松紧口布鞋了。反过来我们也学会了自己做鞋,因为山路很滑,穿塑料底鞋是很危险的(那个年代城里人穿的鞋都是塑料底),穿自己做的鞋很安全。这里的妇女很聪明,她们的剪纸在全国都有名。

   快到中午时分,我们三个同学走进一个老乡家。一进窑洞看见他家正好打开灶头上的锅盖,硕大的铁锅能坐进一个成年人,家家如此。锅里蒸了满满一屉的黑窝头,四五个孩子围在锅边,一边往锅里看,一边咽着饥饿的口水。老乡看见我们进来不好意思地递给我们每人一个黑窝头,我们好奇地拿起黑窝头咬了一口,可是怎么也咽不下去,太剌嗓子眼了。“这是什么呀?”我急忙走出窑洞,我的同学也跟了出来。我们纷纷吐出咽不下去的窝头,走了几步后我们就偷偷地把剩下的窝头扔掉了。

   当我们走到窑背上往下看去,看到老乡正在捡起我们扔的窝头,珍惜地轻轻掸去粘上的脏土,大口地吃了起来。我真是感到无地自容。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里的老乡非常穷,黑窝头是用荞麦皮碾碎掺上麦麸与野菜蒸的,难怪那么剌嗓子。这里的大部分老乡在要饭,他们并不欢迎我们的到来,因为又给他们增加了口粮的负担。

   吴太塬三队是一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村里人家主要是由王氏家族组成,他们都是不出五服的本家,只有两户,一户姓穆(单身汉),一户姓寇的外来户,据说他们是从榆林地区迁移过来的。这些王姓的村民祖祖辈辈都住在这座大山里,由于他们生活在塬上,所以这里“三缺少”:缺少水、缺少粮食、缺少柴火。他们除了到山下临镇(镇政府)赶集,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外面的世界他们一概不知。

   这里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广播,就是报纸也是一两个月才看到。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年复一年,代代相传。他们贫穷落后与世隔绝,他们的衣食住行,真与出土文物没有太大区别。当年我在队里时,每晚老乡们都到我的窑洞里,听我侃大山,侃外面的世界,他们听得可入神了。

   他们居住在窑洞里,说通俗些就是在山壁上挖一个洞,洞里面盘一个大炕,炕头盘一个灶台。炕的对面墙壁上打两个小洞,每一个洞里插一个棍子,然后用木棍搭一个木架子,上面盖一块木板就是桌子,富裕的家里能有一个小炕桌。窑洞的最深处有几个荆条编的粮垛,里面放着全年的口粮(是皮粮)。这就是老乡家的全部家当了。

   他们做饭要用柴烧火,烧的柴要到山里去砍。老乡砍柴有一个特点,就是把灌木连根挖出,严重地破坏了山上的植被。因此他们砍柴越走越远,往往出去一天翻几架山才能砍到一捆柴。这里的山光秃秃的,每当下雨水土流失很厉害,刮风时黄土漫天对面看不见人,风过后,人的鼻子里、眼睛里、嘴里、头发上都是黄土,整个一个黄土人。我们对老乡讲砍柴不要挖根,可他们根本就不听,他们说根好烧。《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