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舆情>>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家用燃气灶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不合格率为40.0%

2019-10-11 10:32: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19年10月9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2019年第11号)。据通报,近期,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家用燃气灶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不合格率为40.0%。

风险监测总体情况

本次风险监测共采集样品30批次,主要依据GB 16410-2007 《家用燃气灶具》、GB 30720-2014 《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两个标准,对家用燃气灶具产品的气密性、离焰、熄火、回火、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熄火保护装置、燃气导管、热负荷、铭牌、热效率等十项指标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 30批次产品中有1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40.0%,不合格项目为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熄火保护装置、燃气导管、热负荷、铭牌等五个项目。

主要监测项目分析

1.气密性。气密性能是家用燃气灶具的重要安全指标。标准规定:从燃气入口到燃气阀门在4.2kPa压力下,漏气量≤0.07L/h;自动控制阀门在4.2kPa压力下,漏气量≤0.55L/h。如果不合格,很容易引发燃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以及燃气爆炸等危险。

2.热负荷。热负荷是制造厂家标识的在额定燃气供气压力下,使用基准气时灶具的热负荷设计值。标准规定:每个燃烧器的实测折算热负荷与额定热负荷的偏差应在±10%以内;两眼和两眼以上的燃气灶和气电两用灶应有一个主火,其实侧折算热负荷:普通灶≥3.5kW,红外线灶≥3.0kW。有个别厂家虚标额定热负荷参数,使家用燃气灶具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

3.离焰,熄火,回火。标准规定:应无离焰,熄火,回火现象。如果发生离焰、熄火或回火会导致燃气灶具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发燃气不能充分燃烧,造成燃具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中毒、窒息、爆炸等危险。

4.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标准规定: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应≤0.05%(0-2气)。燃气燃烧后的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安全。

5.熄火保护装置。熄火保护装置是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当火焰意外熄灭时,能自动切断燃气通路的装置。标准规定:所有类型的灶具每一个燃烧器均应设有熄火保护装置。如果熄火保护装置发生故障,会导致燃气泄漏,造成中毒、窒息以及燃气爆炸等危险。

6.燃气导管。标准规定:灶具的硬管连接头应使用管螺纹,管螺纹应符合GB/T7306.1、GB/T7306.2、GB/T7307的规定。灶具的软管连接接头应使用两种结构(Φ9.5mm或Φ13mm)。燃气导管如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容易导致燃气泄漏,造成中毒、窒息以及燃气爆炸等危险。

7.铭牌。产品铭牌标注产品的重要信息。标准规定应包括:名称和型号;使用燃气类别代号或适用地区;额定燃气供气压力;额定热负荷;制造厂名称。使用交流电的灶具还应包括:额定电压、额定输入功率;额定频率;Ⅱ类结构的符号(仅在Ⅱ类灶具上标出)。有个别厂家信息标注不全,使消费者使用或维权过程中遇到困难。

8.热效率。热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热量占燃气完全燃烧总放热量的百分比。国家强制要求不能低于三级能效的标准。不合格产品相比合格产品耗气量较大,使消费者使用成本增加,也浪费了宝贵资源。

消费警示

消费者在选购家用燃气灶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选购商品之前首先应了解自己生活所在区域燃气气源的性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人工燃气及代码),选择对应的燃气灶具。

2.选购时应尽量在正规商场选择正规产品,注意查看商品附件是否齐全,包括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外观是否平整、光滑,边角有无毛刺。

3.查看商品的铭牌、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企业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是否齐全,购买后注意保存好发票。

4.查看商品铭牌或包装上有无生产许可或强制性认证标识。

下一步工作措施

针对家用燃气灶具产品风险监测中反映出的问题,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通报监测情况。将本次风险监测结果通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及有关部门,以便及时掌握该产品的质量状况和风险点,做好预防和消费警示。

2.加强地区间沟通联系。将本次风险监测结果函告生产企业所在省(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日常监管做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