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美国人眼中的德国车

2013-06-07 10:31: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贾江伟

    “德国工艺”神话

    八月的一个午后,我与美国朋友贾斯汀·查特约好在他北京的住处见面,一如往日,我提前一周就告诉了他我们此次要重点聊的话题——德国车。贾斯汀·查特本人是一个汽车通,我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向这位“达人”讨教了。不过,那天下午的讨论还是显得异常特别,他几乎用了3/4的时间给我讲了一个他父亲及他本人特别崇拜的德裔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

    其实对于稍微熟悉航天工程和“二战”的人来说,沃纳·冯·布劳恩并不陌生,他曾是二战期间德国著名的V1和V2火箭总设计师,纳粹德国战败后,他被带到美国,随后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研究开发项目主设计师,主持设计了著名的阿波罗4号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并被NASA称为史上最伟大的火箭科学家。

    不过,在查特绘声绘色的讲述过程中,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要专门提及这个人?告别前,查特拍拍我的肩膀,终于道出了缘由:沃纳·冯·布劳恩,正是这个传奇工程师,将“德国工艺”那种“极端能干的完美主义者”形象深嵌在美国几代人的心中,“德国工艺”随即在那个时代被衍生为德国高品质工程制造的代名词。

    能够佐证查特这一说法的,恰巧就是当时德系车盛极一时的质量口碑。1949年,大众Type 1轿车出口美国,因为外形酷似甲壳虫,于是被冠以了Beetle这个绰号。从美国汽车媒体当年密集报道的原始史料来看,这款车型显然被美国人视为“高品质”神车。有媒体曾作出如下总结:由于拥有强大的“德国工艺”基础,大众把很大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车型的品质和可靠性上,Beetle的动力虽然并不强劲,速度也不快,甚至造型上也并不是十分时髦,但是在建造品质上却拥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可靠性。而拆开美国著名刊物《消费者报告》于1972年开启的车型可靠性测试档案袋,我们也能惊奇的发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德系品牌车型,比如大众、奔驰都在各系列可靠性测试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可靠性角力性能

    不过,在近几年的“与老外一起评新车”报道中,经常会有读者向我问及一个话题:为什么以“做工严谨”著称的德系车在《消费者报告》和J.D.Power的可靠性及质量测评中总排在后面?的确,如果单从《消费者报告》和J.D.Power的评测结果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系车的可靠性及质量排名在走下坡路,而来自丰田、本田、讴歌、英菲尼迪、雷克萨斯品牌的车型则会经常出现在最高可靠性品牌、车型的榜单之中。

    我也曾因为好奇,先后向美国的很多资深汽车从业人员,包括《消费者报告》的评测人员表达过与读者类似的疑问。美国汽车资讯网站Edmunds.com的汽车技术分析专家Joe Troise用“日系与德系差距,一个99%,另一个98%”来巧妙表达了他个人的看法。相比较而言,《消费者报告》的测试专家给出的答案则直白很多。《消费者报告》汽车测试中心主管David Champion认为,“欧系车存在可靠性问题的部分原因源于欧美文化差异,与欧洲厂商相比,日系和韩系车企更了解美国的文化,更了解哪些可靠性问题会困扰美国车主。当你分析这些车型存在的问题后,你会发现它们主要还是电子系统的问题,日系和韩系车型在电子技术上占上风,因为日韩在设计和制造家电产品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实的问题是,可靠性的确备受车主关注,但性能和驾驶享受同样也考验车型特质。在这一方面,即使在可靠性上要求很严苛的《消费者报告》专家也承认,“德国工艺”很大程度上会给车主感觉车型品质很高,但其实更精确来说应该是性能。如果细分到“性能”领域,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德系车的实力:在《消费者报告》近几年开展的“车型性能”测试中,宝马和保时捷持续在动力性和操控性领跑所有汽车品牌,保持着一贯的超强运动基因。可以想见的是,当一款车型不断涌现出新型的技术,而且驾驶乐趣一如既往的刺激,“Snob appeal”效应(高档、稀缺或进口商品对势利顾客的吸引力)当然会持续散发出神奇的魅力。

    接受度在提升

    回归到数据本身,从近10年的在美销量来看,德系车在美国轻型车市场所占的份额整体呈现上升势头(德系车本身在乘用车市场,尤其是豪华车细分领域拥有很大优势)。从德意志银行前段时间发布的美国汽车业报告来看,2011年全年,德系车的份额达到了历史性的8%,而6年前的2005年,这一份额仅占5%。德意志银行给出两个判断:一个是德系车整体依然在品质、安全、设计、燃油效率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德系车近些年在美销量的见涨也与其在美生产能力有很大关系。以2011年为例,美国在售的三分之一德系品牌车型均来自于美国当地的工厂,而且这一比例还正在上升之中。

    德意志银行的专家分析称,由于生产地域性更加接近美国消费者,美国车主对德系车的接受度也在上升。这一点在美国的一些知名汽车论坛中也有所体现,在浏览美国车友帖子时,我就读到了一位美国网友的吐槽:“德系车早年一直不提供杯架,尽管这不是一个制造工程上面的瑕疵,但是却让很多车主不爽,直接导致驾乘满意度下降,不过现在大多数德系车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主动配杯架了。”帖子后面,关于德系车新的一些转变话题也被延展开来⋯⋯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2年9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