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老板你好!我们是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今天到你店例行检查。请问这批食品从哪里进货的?进货的发票(单据)呢?”
“师傅你好!经过我们检查发现,你们饭店后厨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生熟食品没有区分存放、食品没有留样、个别工作人员健康证已过期。”
执法人员认真细致的检查和暖心的提示,给经营者和群众留下深刻印象。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有两个少数民族乡,分别是宛田和黄沙瑶族乡,境内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为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近日,临桂区市场监管局到宛田瑶族乡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这次检查的重点是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索证索票等情况;餐饮行业的后厨卫生、“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食品留样,食品原料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等环节;严查农村地区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行为。
此次出动执法人员40多人次,检查经营店及摊点80家(次),现场检查发现3家店内有少量过期食品,1家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当场予以查扣(后续将依法依规处理);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份。其他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少数餐饮店、熟食摊“三防”设施相对薄弱,部分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不够强;食品未离地摆放、保健食品未设专区等。
此外,执法人员还向经营户、少数民族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文明餐桌 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手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法规知识。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对销售过期食品及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同时,要求所有餐饮店、熟食摊做好“三防”设施,加强后厨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自觉参加“广西餐安app”学习,提升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维护“舌尖上的安全”。(李诚明、罗扬 通讯员 杨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