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米 兰 记者 徐东周)近日,河北省保定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新要求,在对前期已创建学校食堂进行全面复审基础上,实施“优进劣退、动态管理”,力争2023年新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标准化学校食堂”80家以上,全市总量达到150家,每个县(市、区)创建数量不少于3家。
为确保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标准化学校食堂”工作取得实效,保定市印发了《2023年“省级食品安全标准化学校食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2023年“省级食品安全标准化学校食堂”复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要求全面提升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保定市将重点围绕5个方面开展创建活动:严格许可管理,学校食堂必须以校长(园长)或学校举办者为法人代表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公示在食堂醒目位置,严格按照许可证载明的经营项目进行经营;完善硬件布局,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GB 31654-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要求完善食堂设施设备,指导各级各类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功能分区、操作流程合理合规;提升能力素质,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制度,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能力水平;健全管理制度,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依法依规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日检查、周总结、月调度”制度,确保食堂环境卫生、人员健康、原料采购、清洁消毒、加工制作、食品留样、食品添加剂使用、餐厨废弃物处置等各项制度落实到位;推进社会共治,协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引导中小学和托幼机构主动组织家长委员会或家长代表参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有效实施社会监督、推进社会共治。
《中国质量报》【信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