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着力打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新模式,目前已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先进典型案例。2021年该平台建立以来,已为90余家企业提供130余次服务,为企业节约费用及增长利润约1800万元。
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产业园区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精准服务企业,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经开区某新能源检测企业的张先生表示:“‘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为我们解读政策,还在企业产品生产研发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技术服务。”
围绕高精尖主导产业的产业计量需求,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经开区推动成立了北京市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帮助企业解决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计量技术难题。北京市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徐科英介绍:“仪器仪表和芯片行业生产过程需要有特殊气体。气体的检测平时需要到大连进行,我们积极联系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最终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帮助下,解决了特殊气体检测的难题。”据了解,北京市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积极促进计量测试服务与经开区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质量、标准、知识产权融合联动的计量服务体系,2021年已服务企业60家。
北京戴美柯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4月落户经开区。该公司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团队为核心,集合各参与方在医疗器械研发、注册检验、生产运营、产业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技术资源优势,力争3—5年将企业发展为年产值过亿元的科技型企业。该公司医疗器械企业代表谭甜甜介绍道:“俞梦孙院士新型电子血压测量仪器及分析系统项目落户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了专家团队,为我们进行‘一对一’答疑,使后续流程得以快速推进。”目前,该项目已与华北电力大学、航天514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