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抓好标准化建设,聚焦新疆哈密市培育壮大的优势产业,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着力在“强点、扩面、提质、增效、突破”上下功夫,以强化地方标准编制为突破口,积极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谱写新篇章,地方标准编制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谱好“广”字曲
一是扩大影响力。印发《哈密市地方标准立项指南》,面向多个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院校和社会团体广泛征集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针对不同领域项目申报的范围和路径给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建议,有效扩大了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延伸影响面。新立项的45项哈密市地方标准,涉及领域已从传统的农业标准拓展到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范畴,涵盖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林草管护、气象服务、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把好“严”字关
一是严把入门关。为确保立项标准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组织召开本年度地方标准立项评议会,组织专家对71项地方标准申报资料从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等方面逐项论证评议,严格立项的准入门槛,确保立项的质量。二是提升质量关。严格落实“三稿三审”流程,明确12条标准评价指标,规范专家技术审查的方式方法,确保标准评审全过程可控,不断提升地方标准的编写质量。
三、巧用“融”字诀
一是探索新路子。积极推进“科技+标准化”,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路径和渠道,鼓励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对科研项目中设立的标准制修订项目优先予以立项;二是促进有机融合。让科技项目的推进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有机融合,有针对性地引导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申报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标准的研制,促进标准的实施和推广,目前已组织开展3个特色优势产业的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建设。
四、唱好“宣”字歌
一是培训开路。针对地方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授课内容,面向两县一区行业部门、技术机构和科研院校举办了三期培训班,为近百位参与地方标准研制的人员普及了标准化知识和理念,为地方标准编制提供了确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二是加大宣传。整理汇编《标准化技术宣传手册——肉牛养殖篇》等系列标准化宣传口袋书,印制标准化工作宣传册,通过组织开展标准化“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园区”等活动开展标准化知识的宣传普及。(胡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