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众喣山动 奉献有我 | 疫情防控中的最美包头特检人

2022-05-06 11:25: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自4月25日报告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4月29日内蒙古包头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3号通告,仅仅4天,包头以最快速度解封。在这场阶段性战斗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全市人民的支持与配合,离不开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坚守与付出,更离不开挺身而出、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在他们当中,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包头分院的志愿者构成“逆行”身影里最美的画面。

image.png

“今天晚上7:00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只进不出。”4月25日下午,刚下班进入小区的黄嘉乐接到社区封闭消息,“今晚轮我值班”,担心小区封闭后耽误晚上8点单位的值班工作,黄嘉乐转身返回单位,并配合青云社区第二天早上6点的全员核酸工作。凌晨四点半,值班一夜的黄嘉乐伴着还未完全褪去的星光来到社区,接到了转运检测试剂的任务。将试剂转运到指定检测地点的距离很短,但由于送检社区多、数量大,每转运一箱(约100支)试剂就要在站点外排队等待将近两个小时。当他送完第二箱试剂返回社区已是下午两点,此时的他还没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紧接着是第三箱试剂的转运,又是漫长的排队等待……彻底完成任务返回社区已是下午6点。他脱下闷了一天的防护服,摸着耳朵上被口罩勒出的水泡,尽管劳累和饥饿交加,但心里却是甜的,因为在这场疫情中他付出了一个青年人应有的努力,用他的话说,“这才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样子”。

image.png

从2020年全国疫情暴发到包头这一轮的疫情防控,退役军人郭文浩已记不清是第几次身披白色“战袍”。作为包头市鹿城奉献公益协会一员,橘色的救援服和白色的防护服陪伴他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这一次,他依然选择了劳动强度最大、完成难度最高的社区消毒,每天早晨不到8点,郭文浩便到达工作岗位,换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厚厚的口罩,背着五六十斤重的消毒水,走遍社区的每个角落,认真细致进行喷洒消毒作业。完成社区工作后,他带领队员来到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科普中心进行消杀,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使科普中心工程进度得到有效保障。他曾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奉献!愿与善举行天下,给予比接受更快乐!每个人用实际行动做一点事,只为换这座城一切安好。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甘于奉献的包头特检人践行着保障安全、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凌晨五点,黄宝音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社区搭建帐篷,为核酸检测工作做好有力保障;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伊敏,将刚刚蹒跚学步的小女儿托付给家人,毅然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行列;姜磊协助社区完成上午的核酸采集信息工作后,立即转换角色,在内蒙古伟之杰节能装备有限公司完成了2台起重机械的检验工作;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孟鑫、岑骥龙,在成为志愿者的那一刻,便化身移动宣传喇叭,不厌其烦地在楼宇间穿梭,号召居民下楼采核酸,为居民宣传防疫相关知识;还有在社区志愿者和核酸采集保障队伍里多个角色中转换的王艳芬、提前在朋友圈立下“军令状”的黄昭军;还有王磊、高嘉……,他们都是内蒙古特检院包头分院的一员,更是这场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勇敢的逆行者,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也是最美的劳动者。

image.png

面对疫情再次肆虐,内蒙古特检院包头分院积极通过线上报检、电话指导等多措并举,确保不耽误企业安全生产。4月26日社区封控的第一天,大多数小区还没有发放居民出入证,采完核酸只能在小区活动。下午五点,办事大厅工作人员得知企业急需领取检验报告后,立即联系社区,在做好报备登记后,安全到达单位为企业办理了检验检测报告领取工作。疫情封控的4天里,办事大厅共计受理电话咨询70余次,线上指导企业办理特种设备报检业务50余家,发放检验检测报告46份。此外,各项检验检测工作也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顺利开展,共计完成起重机械安装监检1台、定期检验2台,压力容器安装监检1台,出具压力容器报告168份,检验各类气瓶200余只,为企业节日期间正常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image.png

image.png

丹心寸意,皆为有情。疫情当前,有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英雄,更有像他们一样默默无闻、点滴奉献的劳动者们。致敬每一位坚守在前线的抗疫战士,致敬每一位在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的最美劳动者们。(王慧敏)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大喇叭”奏响农村食品安全“自治曲 ...

  • 广东省梅州市不断擦亮“生态梅州”品 ...

  • 云南省昆明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入推进 ...

  • 江苏连云港黄海勘探技术有限公司工人 ...

  •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杜鹃花竞相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