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认真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要求,根据上级工作部署,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管局牢记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控源头、强监管、排隐患,扎实织密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网,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压实责任 健全冷链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为切实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疫情风险防控,提高冷链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成立了市场监管工作专班,把冷链食品督查放在第一位,下设七个工作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多次召开冷链食品监管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安排重点任务,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监管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局领导带头深入经营企业、农贸市场等场所开展督导,主要领导亲自安排、调度,各小组直扑一线,与基层同志一道开展排查工作,凝聚了工作合力,形成了全员行动、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明确重点 加大冷链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以辖区内农贸市场、冷库、生鲜食品店等为重点区域,以批发销售冷藏冷冻食品的销售单位为重点主体,第一时间摸排检查建档,重点检查冷链食品的储存条件、产品质量、标签标识、食品来源、检验检疫证明等,督促经营者建立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义务,不采购、不加工、不经营无溯源凭证、来源不明的食品,确保经营的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及时发放、张贴大兴安岭地区防疫指挥部发布的18号公告,提高全社会认知度。同时,在摸排检查过程中,要求冷链食品经营者要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采取测体温、戴口罩、消毒通风等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对违法行为严格查处。
科所联动 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摸底排查
地、县两级市场监管人员全部下沉到相关市场监管一线,全覆盖摸排进口冷链食品购进、储存、销售情况,确保进口冷链食品监督检查全覆盖,督促冷链食品经营单位和人员严格落实《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的有关要求。排查过程中,要求业户严格做好日常消杀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台账,对涉及进口冷链食品凡是没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的,一律禁止销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现场指导经营者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交办属地监管机构督促落实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全区共出动监管人员2210人次;检查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1727家次;张贴、发放公告和工作指南1500份。
加强指导 做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工作
为切实做好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全覆盖,做好精准防控工作,召开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启动会,部署属地监管人员指导各类市场、冷库等经营者关注“黑龙江冷链”微信公众号,及时完成“黑龙江省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主体注册登记。对系统信息录入确实存在困难的业户,通过“面对面”帮扶,现场一对一指导录入,确保信息录入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信息录入301家。根据追溯工作进展,再次召开平台应用推进会,强调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推广工作重在使用,指导经营者把追溯工作落到实处,如果购入进口冷链食品务必及时录入平台、赋码销售,切实做到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供稿: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