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为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和效益,国务院制定实施了《质量振兴纲要》,全国广泛开展了以质量振兴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市、质量兴区、质量兴县、质量兴镇和质量兴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地方经济的质量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1615个市(区、县)开展了质量兴市(区、县)活动,这项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视质量的良好风尚,进一步促进了全国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一批中国名牌,形成了一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先进区域。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开展质量兴市(区、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市县进行表彰以来,各地更是加快了质量兴市(区、县)的步伐,更加推动了质量兴市(区、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
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在广泛开展质量兴市(区、县)活动后,许多省相继决定在全省开展质量兴省活动,大力实施质量振兴工程,推进质量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各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各省综合实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的根本要求。
——摘自《质检干部质量安全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