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水平的提高,计量数据的作用也显得日益重要,计量数据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依据,是经营管理的基础,可以通过它确定物资供应的品种和数量,决定销售的主攻方向;计量数据能反映能源消耗水平的高低,可以指导企业及时采取降低能耗的措施;计量数据标志着生产、技术、安全、环保水平,管理好计量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1.计量数据管理的定义
计量数据管理,主要是指计量数据的采集和反馈,即设法获得计量数据,再把这些数据反馈到有关部门,发挥计量数据的作用。
2.计量数据管理的分类和特点
(1)计量数据管理的分类
计量数据管理通常分为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两类。
①分散管理即企业中各个部门自己管理有关计量数据,自己采集,自动形成反馈闭环。其特点是反馈迅速,但由于仅仅是一个小反馈系统,割断了数据间的联系,容易忽略数据变化的相互影响,要获得某一种计量数据也不容易,容易造成数据不能直接由计量器具检测得出,而是通过估算得出的。
②集中管理方式是由一个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各种计量数据并构成计量数据系统,再将其反馈到各决策部门,用来指挥生产。
(2)计量数据管理的特点
①准确性。企业内的计量部门依照计量法办事,出具计量数据,并能保证其准确可靠。计量法的核心就是要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
②公正性。对企业内实行单独经济核算的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而言,计量部门是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提供数据,这有利于仲裁企业内部的计量纠纷。
由企业计量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企业计量数据,把计量工作从单纯计量器具管理发展到计量数据管理,即从狭义的计量发展到广义的计量,使计量工作更密切地联系企业和经营实际。
3.计量数据管理的任务
计量数据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考核和认证计量数据的实测性、准确性和最佳性。
(1)计量数据的实测性。考核各部门有关计量数据是否真正由计量器具实际测量出来的,还是推算、估算出来的。
(2)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对计量器具准确度是否满足测量要求、计量器具是否正常完好,使用人员是否合理操作,量值是否准确等进行监督、认证。
(3)计量数据的最佳性。通过对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评价和判断,将计量信息及时反馈作为指导和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的科学依据。
4.计量数据管理的主要范围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主要对下列范围内的计量检测原始数据进行监督、认证:
(1)企业全部能源计量检测数据。进出厂能源量的检验记录和抄表值,企业发放的主要物料记录和各部门消耗报表。
(2)企业全部经营管理物资的计量数据。主要原料进出厂的质量检验;铸造、热处理件工艺控制检测;产品关键零部件机构加工计量检测;主要外购件、外协件进出厂质量检测。
(3)产品质量主要参数检测数据。指主导产品进出厂整机性能参数的计量检测。
5.如何做好计量数据管理工作
(1)完善计量管理制度,落实制度中关于计量数据管理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由企业计量职能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全企业主要计量数据,建立计量数据记录、采集、确认、分析、反馈的管理网络,使计量数据做到“数出一门、量出一家”。同时健全对计量数据的整理、存档保管、备份等制度,防止计量数据散失。
(2)规范计量数据记录格式是管理好计量数据的基础。按照产品工艺文件和产品检验标准、物料和能量测量等项目要求,记录格式应设计应测参数项目等内容,统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及时废止过时的记录格式,根据最新要求进行更新。
(3)提高测量记录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这是保证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之一。在具备合格的环境、设备条件下,测量员应操作规范,正确观察记录示值,不可推算、估算填写记录格式要求的全部项目内容,消除涂改现象,以保证量值的实测性和可靠性,提高计量数据记录的清晰性和完整性。
(4)推进企业计量现代管理手段。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采用计算机软件对计量数据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于工艺和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实现计量数据采集、监控、处理、输出等全部自动化、网络化,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方便、动态、清晰可靠的管理依据。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计量管理系统软件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摘自《质检干部质量安全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