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百科>>质检业务>>业务职能>>

签证放行有哪些前提?

2011-05-25 15:47: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出入境检验检疫签证流程一般包括受理报检(或申报)、审单、计费、收费、拟制与审签证稿、缮制与审校证单、签发证单、归档。按规定使用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签发的电子证单及其签证信息与纸质证单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内等效。国家质检总局对检验检疫签证放行印发了专门的管理办法。

   只有按规定开展现场检验检疫、抽样、实验室检测后,才能进行签证工作。如果属于实行分类管理、出境货物快速核放和入境货物快速查验范围的,应按照相应的规定实施检验检疫。

    (一)、现场检验检疫有哪些工作环节和要求?

    1.主要工作环节

    货证核对、检验标准、原始记录、结果评定。

    2.工作要求

   (1)出口货物受理报检后,必须认真做好货证核对,核查货物品种、数量、重量、包装、规格、运输工具、标记、封识等是否与报检单等单证相符。

    (2)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国外有关检验检疫要求实施检验检疫。

   (3)对涉及出口货物内在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包括对货物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口岸的检验检疫和监控。

   (4)根据货物的种类、特性和相关检验检疫标准,切实落实出口货物质量的检验工作,包括货物的性能、征状、安全性、病虫害和异物等的查验。

    (5)对专业性很强的货物,必须由具备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检验检疫。

    (6)按检验检疫工作规程认真做好现场检验记录,确保检验检疫结果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7)对现场检验检疫发现的问题,如货证不相符、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等,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检验检疫抽样有哪些环节和要求?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合同/信用证中有关检验检疫项目的要求等内容,确定抽样方案。

    1.主要工作环节

    抽样依据、抽样方案、抽样工具、抽样标签、样品保存、抽样环境、抽样过程、样品送检。

    2.工作要求

    (1)抽样依据。要根据货物类别及相关规定确定相应的抽样标准。

   (2)抽样方案。根据抽样标准和报检货物的数量、重量等及检验检疫感官、理化、微生物、残留、病虫害等对样品的要求制定现场抽样方案。

   (3)抽样工具。包括取样工具和样品盛放、保存容器,出口食品类对该工具有特殊要求的,应按特殊要求进行准备。

   (4)抽样标签。要制作抽样标签,内容包括:品名、数/重量、样品重量、抽样地点、时间、抽样人等,并贴在样品包装上。

   (5)样品保存条件。对食品类等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样品(例如冷冻样品),应有保存设施,对从抽样到检测有时限要求的样品应按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6)抽样的环境要求。在抽样时对环境气候条件有要求的应在抽样记录上注明。

   (7)抽样过程的要求。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方案进行抽样,不能有随意性,样品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切实避免对不同批次货物采样造成的交叉污染。检验检疫人员必须进行现场抽样,并做好现场抽样记录,同时提供抽/采样凭证,不能让其他人员代抽样,对抽取的样品必须进行监控。

    (8)样品送检。送检样品时要填写送检凭证,按规定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时效。

    (三)、实验室检测有哪些工作环节和要求?

    实验室检测工作是检验检疫技术执法的支撑和依据,是检验检疫把关的基础和核心。

    1.主要工作环节

    样品交接、检测项目、标准与方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样品留存与数据保管。

    2.工作要求

    (1)实验室对施检部门送检的样品和送检凭证进行核对,并做好接收和登记工作。

    (2)根据施检部门的要求或有关规定确定检测项目。

   (3)检测的标准方法应根据进口国的有关标准、国际组织的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

   (4)实验室应加强测试工作各个环节的监控,严格按照标准检测,不得减少样品数量、简化测试程序、减少检验检疫项目。

   (5)实验室的检测原始记录要齐全完整,数据要真实准确,要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规定的要求表示测试数据。检测结束后要及时出具规范的实验室检测报告。

   (6)实验室要对样品负责,对送样部门负责,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对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负责。

    (7)样品要按照有关规定留存,实验室检测的有关数据要妥善保管,以备复检与核查。

    ——摘自《企业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知识读本》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