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工程”是电子申报、电子监管和电子放行的简称。它是我国“金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质检总局业务信息化的主体工程。国家质检总局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三电工程”,为实现“提速、增效、减负、严密监管”的目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三电工程”实施的初始阶段,“三电”(俗称“旧三电”)指的是电子报检、电子转单和原产地证电子签证。随着对电子政务推广和检验检疫信息化的发展,“三电”发展成为现阶段的电子申报、电子监管和电子放行。其中电子申报包括原来的电子报检和原产地证电子签证,电子放行包括电子转单和电子通关,电子监管是为严密监管和快速通关而新增加的项目。
报检单位实施电子报检后,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一改传统的手工填报申报方式,报检人员不必早早地到检验检疫局排队等候,只需在微机上输入部分信息,便可在企业办公室里进行申报,每票单证的处理时间由原来的十几分钟变成了一两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施原产地证电子签证也一样,报检人员可以在家里或自己的办公室里把原产地证的申请信息传输到签证机构,原产地证签证官员在审签后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并发送回执,企业再按照回执的信息提示到检验检疫机构领取签发好的原产地证,或者按签证官员的要求更改原产地证后重新发送,大大节约了时间。
电子监管包括电子数据监管和视频监控。实行电子监管的企业须安装专用的企业端软件,与检验检疫机构进行网上数据交换。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电子监管平台上,检验检疫人员能实时了解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的情况。
电子放行包括电子转单和电子通关(或通关单联网核查)。原来的出口货物换证凭单传输方式是通过邮局邮寄或专人送递,现在是出口货物换证凭单的信息通过网上传输,传递时间由原来的几天变成几秒钟,报检单位只需向其代理公司传真电子转单凭条就可以办理查验换证手续。
——摘自《企业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