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产品的批次管理为例,具体要求如下:
1.批次的确定
(1)原料批:同一时间收购,在同一捕捞区域(海区、水域或养殖池等)或者同一批进口原料,同一品种的为1个原料批,并且:
①海洋捕捞原料:以收购的每一船次为1个原料批;
②养殖原料:以注册登记备案的同一养殖场或同一养殖塘(网箱)为1个原料批;
③淡水捕捞原料:以同一水域为1个原料批;
④来(进)料加工原料:以进口报检的同一“卫生证书”同一品种为1个原料批。
(2)生产批:同一天、同一车间或同一生产线加工的同一原料批加工的产品为1个生产批。
(3)报检批:以同一份报检单报检(出证)的同一品种的水产品为1个报检批。
(4)并批原则:经检验合格,不同批次代码的同一品种的产品可以并批。
(5)同一生产加工企业、同一品种的产品识别代码不得重复。
2.识别代码的确定
(1)原料批识别代码的确定
每1个原料批确定1个原料识别代码,用“数字+字母”表示为AAAB。
AAA:表示原料收购流水号,1年为1个流水周期编号。加工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年收购批量确定流水号的位数,一般至少为3位数。
B:表示原料的性质,原料的性质分以下4种:
①海洋捕捞原料用“H”表示;
②养殖原料用“Y”表示;
③淡水捕捞原料用“D”表示;
④来(进)料加工原料用“J”表示。
如:某一企业收购的第3批海捕原料表示为003H。
(2)生产批识别代码的确定
①在原料批识别代码前加生产日期(年月日),如030725003H表示2003年7月25日生产的第3批海捕原料的产品。
②如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有不同批号原料并批的,以批量大的原料批代码前加生产日期表示,其余原料批号在生产加工记录上标明。
(3)报检批识别代码的确定
以企业向检验检疫部门报检的批次数流水号表示,一般为3位数,以1年为1个周期。如101,表示当年该企业的第101个报检批。
3.识别代码管理
(1)识别代码记录管理
①原料批识别代码:在原料收购记录上必须确定原料批识别代码,并记录识别代码、品种、数量、收购来源,海捕的注明捕捞区域、船名及备案登记号;养殖的注明养殖场(塘)及备案号;进口的注明进口报检单编号、输出国卫生证书号;淡水野生的注明收购水域等有关信息。
②生产批识别代码:在生产加工记录上确定生产批识别代码,并在记录上显示加工该批产品的原料批代码。如有并批的,同时记录并批的其他原料批代码。
③报检批代码:加工企业确定报检批代码后,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时必须提供报检批组成情况清单,清单内容包括报检批代码、组成该报检批的各生产批的代码及相应的数(重)量。
④企业的所有生产、检验记录上必须标明相应的产品识别代码,并符合《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等要求。
(2)代码标识管理
外包装箱上的批号标识:直接在出口外包装上打印报检批代码、生产批代码以及企业卫生注册号。标识样式见表10-1。
——摘自《企业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