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管理和法制管理相结合
计量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和社会性都很强的基础工作,必须运用现代管理和法制管理的手段,遵循计量的客观规律,实现科学管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对运用法律形式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滞后于企业发展,满足不了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颁布,使计量管理开始走上法制管理轨道。我们既要抓好法制管理,又要重视科学管理,努力做到科学管理和法制管理相结合,以法制手段促企业计量管理,以企业计量管理支持企业科学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
(二)微观管理和宏观监督相结合
任何系统管理都具有“整体性”和“分层性”的性质。在我国的计量管理体系中,企业计量管理处于整个体系的最末端,属管理的执行层次。企业计量管理既要遵从企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又要遵从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并通过本企业内部的统一管理,将国家计量法律法规落实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使国家计量法制监督落实到基层,通过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宏观监督管理来督促、帮助企业内部推行微观管理,根据国家的政府法规,企业可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没有国家的宏观管理,企业的微观管理就失去了指导;反之,没有企业的微观管理,国家的宏观监督管理也得不到具体的落实。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企业计量工作是直接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企业行业门类众多,规模不一,产品复杂程度又各有差异,因此,其工作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计量管理来说,不论是哪类企业,其计量管理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要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消耗服务,所以有其普遍性、共性。不同企业具体的做法和实施形式则应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
(四)统一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计量的统一性表现在保证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的准确一致。因此,在企业计量中就体现了统一管理的特性。由于计量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企业计量管理必须实施系统管理,应当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没有实现体系管理,就无法保证其统一性,也就无法达到企业计量管理的目的。企业计量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计量单位制和量值的统一,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企业活动全过程中的作用。
——摘自《企业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