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建立规范性纤维市场的客观需要,多年来,纤维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向法制化、规范化发展。专业纤检机构通过监督执法,为维护正常的纤维流通秩序,严厉打击纤维质量违法行为,促进纤维生产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纤维质量监督的形式主要包括:监督检查(检验)、公证检验(亦称国家检验)、立案查处和现场监督处罚三种形式。监督检查(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当前纤维生产流通的质量状况,由专业纤检机构采取全国或地方监督检查、国家或地方监督抽查等形式。检查检验结果根据国家质量管理需要向社会公布,检验证书作为交易结价的质量凭证或追究质量责任的证据。公证检验分为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公证检验,目前国家对国储棉实行强制性公证检验,未经检验的不得入储和出库交易。根据监督检查检验和公证检验的情况或举报,对纤维质量违法行为实施现场处罚或立案查处。
监督执法的主要环节包括收购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和储备环节。
——摘自《领导干部质量安全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