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百科>>质检业务>>名词术语>>

卓越绩效准则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2011-02-28 10:04:06 中国质量新闻网

   卓越绩效准则是建立在一组相互关联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这些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为实现卓越的经营绩效所必须具备的观念和意识,它贯穿于卓越绩效准则的各项要求之中,应体现在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之中。核心价值观共有11条。

    1.前瞻性的领导

   组织的高层领导者应设定方向,确立对于顾客的关注,建立明确而实在的价值观,提出高的期望。这些方向、价值观和期望应综合权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要。领导者要确保建立起追求卓越、促进创新、构筑知识和能力的战略、系统和方法。价值观和战略应当用于指导组织所有的活动和决策。高层领导者应鼓舞、激励全体员工,鼓励员工贡献、成长和学习,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和创造。高层领导者应对组织的治理机构的行为和绩效负责。治理机构最终应就组织及高层领导者的道德、价值观、行为和绩效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

    2.顾客驱动的卓越

   质量和绩效是由组织的顾客判定的。因此,组织必须重视所有能够为顾客带来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特征和特性,以及所有接触顾客的方式。这样做才能引来顾客,得到顾客的满意、偏好和推荐,赢得顾客的驻留和忠诚,实现业务的扩大。顾客驱动的卓越包括了对当前和未来两方面的关注,既要理解今天的顾客要求,还要预计未来的顾客期望和市场潜力。

    3.组织和个人的学习

   要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绩效,就必须在组织和个人的学习上有一套有效的办法。组织的学习既包括对于当前做法的持续改进,也包括因势利导引入新的目标和做法。学习必须根植于组织的运行中去。这意味着:学习是日常工作的常规组成部分;学习实施在个人、部门及整个组织的诸层次上;学习导致了在源头(“根本原因”)解决问题;学习着重于在整个组织中构筑和分享知识;学习为引起重大而有意义变化的机会所驱动。

    4.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

   组织的成功日益依赖于其全体员工及合作伙伴的多样化的知识、技能、创造力和动机。重视员工意味着致力于员工的满意、发展和权益。这涉及采用更灵活的高绩效工作做法,这些工作做法充分考虑了员工多样化的工作场所需要和家庭生活需要。在重视员工方面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包括:

    (1)展示出领导者对于员工成功的重视;

    (2)超越常规薪酬制度的认可;

    (3)在组织中的发展与进步;

    (4)共享组织的知识从而使员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及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5)营造鼓励冒险和创新的环境。

    5.敏捷性

   要在全球化的竞争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有敏捷性,亦即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和灵活性。电子商务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更加迅速、灵活和定制化的响应。企业面对着越来越短的新改进的产品和服务的导入周期,同时也面对着更快、更灵活的顾客响应。要在响应时间上取得重大改进,常常要求简化工作单位和过程并具备在不同过程间快速转换的能力。在这样一种严峻的环境下,多技能的主动性员工就成为最为重要的财富。

    6.注重未来

   注重未来就要求理解影响企业和市场的那些长期的和短期的因素。要追求稳定的增长和市场领先地位,就必须有坚定的未来导向以及对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做出长期承诺的意愿,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股东、公众、社区。

    7.促进创新的管理

   促进创新意味着实施有意义的改变,以改进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过程,并为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新的价值。创新会使组织的绩效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创新已不再只是研发部门的领地,它对于经营的所有方面以及所有的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应使创新成为组织的学习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创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8.基于事实的管理

   组织的运行依赖于绩效的测量和分析。这种测量应取决于经营需要和战略,并应提供关于关键过程、输出和结果的重要数据和信息。绩效管理需要诸多类型的数据和信息。绩效测量应包括顾客、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绩效,运营、市场和竞争性绩效的对比,以及供应商、员工、成本和财务方面的绩效。

    9.社会责任

   组织的领导层应重视公众责任、道德行为,并强调履行公民义务的必要性。在恪守商业道德和保护公众健康、安全、环境方面,领导者应当成为组织的榜样。对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的保护涉及组织的运营,以及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组织还应注重保护资源和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在计划活动中应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分销、运输、使用和废弃等所可能造成的有害影响。有效的计划活动可防止问题的发生,提供发生问题时的坦诚应对方案,提供所需信息与支持以保持公众的知情、安全和信心。

    10.注重结果和创造价值

   组织的绩效测量应注重于关键的结果。这些结果应当被用于为关键的利益相关者(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公众及社区)创造价值和平衡其相互间的价值。通过为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组织构筑起了忠诚,并为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要加以平衡就意味着各种目标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和改变。为了满足这些目标,组织的战略中就应明确地纳入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这将有助于确保计划与行动满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避免对任何一方造成不利的影响。

    11.系统的视野

   卓越绩效准则为管理组织及其关键过程实现卓越绩效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野,其7个类目和核心价值观构成了这一系统的模块和整合机制。但是,要对总体绩效加以成功的管理,还必须针对组织加以“综合、校准和整合”。“综合”意味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包括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在内的关键业务要求。“校准”意味着应用卓越绩效准则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之间的关键联系来确保计划、过程、测量指标和行动之间的一致性。“整合”构筑在校准之上,意味着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各个要素以充分互联的方式运行。

    ——摘自《领导干部质量安全知识读本》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