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贸易警示>>

社科院黄皮书提醒企业海外投资需时刻防范风险

2010-12-27 14:18:03 中华工商时报

    大宗商品进口话语权亟待加强

    社科院黄皮书提醒企业海外投资需时刻防范风险

   【本报综合讯】中国社会科学院26日在京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进口中仍相对弱势。

   黄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因素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议论的热点话题。大豆、铁矿和原油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中国因素最大的几个品种,也是中国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最大的几个品种。

   黄皮书认为,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需求渠道,而不是通过供给和金融渠道发生作用。

   中国在食用农产品领域对国际市场有重大影响力的非“大豆”莫属。中国的大豆进口额从2002年的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了2008年的218亿美元,这期间,几乎每年递增5个百分点。大豆的国际市场规模在2008年有414亿美元,中国进口了其中的一半多,占52.8%。而且2009年中国的进口份额又增加到60%。

   中国农业原材料的进口也在国际市场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中国农业原材料进口份额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黄皮书分析认为,中国在羊毛和棉花上进口较多,与中国是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国有关。同时,中国的铜矿、铝矿、铅矿、锌矿、铁矿、镍矿进口在国际市场均占有较大份额,原油也是中国进口的另一种重要大宗商品。

   黄皮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大豆和铁矿石进口上,都付出了比国际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价格,这反映了中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还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

   此外,黄皮书指出,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变成主要的资产收购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发展速度已高达70%多。不过,黄皮书也提醒中国企业,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时刻保持海外投资的国家风险防范意识。中外跨国公司总体实力还存在巨大差距。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