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贸易的发展,质量技术监督的领域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
1.以质量为中心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既是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出口、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也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质量工作是主攻方向,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
因此,质量技术监督要始终围绕质量做工作,坚持把提高质量、为国家和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以技术为依托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以技术为依托,用科学的数据说话。标准化和计量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基础。作为衡量质量重要依据的标准,它所规定的产品型式尺寸、性能技术要求、试验检测方法、包装标志要求等,都是在经过大量调查分析、试验研究、专家讨论,取得科学的数据,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标准的内容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为了保证量值传递的统一,计量则要研究建立长度、热工、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声学、光学、化学、放射性等各种计量基准、标准,要对各种工作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检定,要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计量器具实施强制检定。对于质量的检验,特别是对内在质量的检验,要研究科学适用的检测方法,要选用、研制准确可靠的测试仪器设备,才能提供可信的检验结果。
3.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
综合管理,就是对标准化、计量、产品质量、认证认可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依法进行管理,并对质量管理工作依法进行宏观指导。
行政执法,就是依据法律、法规,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产品质量、标准、计量、特种设备等违法行为。
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是质量技术监督的两大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综合管理是行政执法的基础,行政执法是综合管理的保障。
4.监督与服务相结合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不仅要搞好管理和监督,而且要做好服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实施名牌战略,获得质量认证,形成一批名优产品;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质量、标准化、计量的信息,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锅炉、压力容器、电梯、防爆电器、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客运架空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检查检测,确保性能安全稳定;开展对企业领导人和消费者的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知识、质量管理知识和质量鉴别知识的教育培训;处理质量纠纷。
——摘自《领导干部质量安全知识读本》